岳望北脸色一变,知道事情可能要黄,赶忙解释道:“这小同志搞经济的水平很突出,曾经受过省委娄书记的接见……这些暂且不论。各位,他毕竟是科班出身,了解城乡规划的相关知识,加入城市规划组也是理所应当。”

一旁,岳望北的政治盟友汪千龄马上附和道:“我查了地委和行署拥有本科学历干部的履历,除了陈东莱,没有其他人就读过相关专业。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被选入。”

只见坐在对面的陈不平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冷笑一声道:

“城市规划我虽然不太懂,但是我懂年轻人!现在的年轻干部,以为自己读了一点书,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而且当了两年官,说不定已经把专业知识忘个精光。我觉得帮助不大。”

妈的,我用屁股想都知道这姓陈的小镇长是你岳望北的亲信,这回想要让他进组,多半是要给这小子积累政治资本呢!怎会让你轻易如愿?

副书记张饮冰听罢,直接发话定调:

“这城市规划,不就是画两条线,建两条路的事情吗?而且这种事情,有经验的人来安排,显然比请一个不知底细、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大学生来得更好。”

岳望北听罢,马上抗声道:“张书记,市政规划方案相当重要,是要与人口和经济材料一道,呈报政务院的!交一份不三不四的东西上去,省里嘲笑也就罢了,要是政务院那边怪罪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话可算戳中了张饮冰的担忧之处。万一材料出了问题,连带影响了撤地设市的进度,他就是第一责任人。

正犹豫间,只听见组织部长陈不平又开始发话:

“不必非要选这个陈东莱。我认识一个交通局的干部,是老三届出身,读的还是数学系,已经在交通局搞了十多年道路规划。”

“比起二十四岁、刚工作不久的毛头小子,肯定还得是有经验的老人可靠!”

张饮冰沉默良久,缓慢张口说道:“让这个交通局的干部做个方案,试一试。如果过得去的话,就选他进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