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画展开幕

“走,去画展,十点开的,应该不少人。”

冯浩他们先出去说回房收拾一下,给石院长留个收拾打扮的时间。

九点四十多才到达画展地点。

在丽思卡尔顿三楼,基本有半层都是画展空间了。

布置的很丽思卡尔顿,空间奢华空旷,一面墙就一幅画,灯光也非常柔和,现在的石院长财大气粗,专门请了牛逼的空间设计师过来摆画,设计空间,很贵,空间设计师,布置这个画展的设计费就花了二十万,还不算后期这些布置需要的材料人工什么的。

但是这钱花的很值得。

这个空间奢华空旷,走进来让人感觉舒服,而且还配了专门的类似赌场的通风系统,军工级的旋涡风机,每个小时38次的全域换气,符合我们人体的呼吸节奏,空气中的含氧量控制在24%,整个空间的温度是26度左右,但是每幅画跟前几乎都有冷气出风口,画跟前的温度在22度,这种温度差,让你走到一幅画跟前,静静的欣赏这幅画的时候,就会产生陶醉的错觉,觉得这就是我的,这幅画让我感觉到新生!美妙!重新再来!必须拥有的感觉。

整个画展的空气香氛采用的是薄荷醇,会让你感觉思维清爽,到了这里就有一种自己是艺术家的错觉。(行业机密,如有雷同,纯属凑巧)(注1)。

冯浩他们走进来,就感觉空旷舒服,呼吸都感觉畅快。

比较羞耻的是进来第一个场景就是冯浩那幅画。

之前在画室冯浩看感觉一般。

甚至上新闻,他都感觉一般。

毕竟是画自己,一个人不会觉得自己美的惊天地泣鬼神。

也不会看到自己虎躯一震爱上自己。

可是在画展这里,第一眼看到这幅画。

就很震撼,不知道为啥。

非要形容的话,大约就是卧槽六次方。

无法形容,走进来仿佛就看到一个少年在空旷的巨大的画室里作画,不敢高声语,恐惊画中人。

少年华贵内敛,认真专注,让人不忍打扰,眉眼中还有一抹忧郁的感觉。

这抹忧郁的感觉最打动外国评委。

他们的审美在这方面是有点偏好的。

欧洲中世纪据说为了这种美,疯狂的去得肺结核病,只要得了这种病,就会面色苍白忧郁瘦弱,有一种忧郁成疾的美,就是美的要死,不是形容词,是字面上的意思,美的要,死。

小主,

忧郁,贵气,专注,思考,画画,又有坚毅的气质……每个画评人都能从画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气质,堪比现代蒙娜丽莎的微笑。

而且是活着的画家。

有此成就。

不可思议。

冯浩他们来到画展的第一场景就是这幅画。

冯浩自己都被震惊了。

更别说他的几个舍友了。

果然看新闻和原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个功劳至少一半归功于布置画展空间的设计师吧。

因为人常常会被自己的激素控制。

冯浩是最先恢复过来的。

毕竟画中是自己,他见证这个画产生的。

只是感觉这个环境,就算墙上挂一个抹布都可以当做艺术品卖出去。

画展空间很大,实际上石院长的画也不太多。

冯浩的画占据了一个小空间。

选了三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