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眼神闪烁,结结巴巴地说:“军爷,小的只是路过,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可做。”
百夫长皱了皱眉头,严厉地说道:“看你神色慌张,定有问题。把他带回营地审问!”
昌宁军士兵们不容分说,便将那人带走了。这件事情很快在洛阳城中传开,让那些原本心存侥幸的人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昌宁军将领凌尧臣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与洛阳城中的大秦官员们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统治。
他坐在官邸的大厅里,对着官员们说:“要想让洛阳城彻底臣服于大秦,不仅要靠武力镇压,还要从百姓的生活入手。我们要让百姓们切实感受到大秦统治下的好处。”
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位官员说:“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以降低一些赋税,然后兴修一些水利工程,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凌尧臣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同时,我们还要在洛阳城中宣扬大秦的政策,让百姓从内心认同大秦的统治。”
于是,在昌宁军的监督下,洛阳城中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赋税逐渐降低,一些公共工程也开始动工。洛阳百姓们看到这些变化,心中对大秦的抵触情绪慢慢减少。
另一边,那些汉室旧族们看到百姓们的态度转变,心中满是焦虑与不甘。他们深知,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他们恢复汉室荣光的希望将愈发渺茫。
其中一位汉室旧族的老者。他召集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昏暗的密室中商讨对策。
“如今这昌宁军深得民心,我们再这样坐以待毙下去,汉室的未来堪忧啊!”老者皱着眉头,声音低沉而沙哑。
一位年轻的家族成员愤愤地说:“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我们可以暗中联络其他汉室旧族,联合起来对抗昌宁军!”
老者摇了摇头:“不可莽撞行事。昌宁军看起来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我们正面冲突只会是以卵击石。”
在他们还在苦苦思索对策之时,昌宁军在洛阳的统治却愈发稳固。昌宁军的士兵们不仅在军事上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在与洛阳百姓的相处上也渐渐融洽……
洛阳的民心,渐渐被大秦所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