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时天雨两旬,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谋诈降,以重宝诱奇瑜左右及诸将。奇瑜贪财,许。
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余人。
围剿大军的北上,给了起义军喘息之机。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调集关宁锦防线上的兵力回援,但也给了余大成一道命令,让余大成尽量骚扰鞑子后方。
崇祯七年七月十一一大早,余大成就收到了来自内阁的圣旨,圣旨的内容很简单:骚扰鞑子后方,迫使鞑子回援。
其实,这道圣旨还有崇祯皇帝的四个字:量力而行。
只不过,经过温体仁的一过手,量力而行这四个字就没了。
经过几天的打听,朝堂诸公也是明白了,辽东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余大成在搞鬼。
而且,余大成暂时还没有把辽东的一些内幕黑账都拿给崇祯皇帝看。
就连尤世威、吴襄、祖大寿这三位关宁锦防线的主将,都在兵乱中消失无踪。
好吧,朝廷诸公们才不认为三人是真消失了,在朝廷诸公看来,余大成这就是在保留证人,要跟大家谈判。
谈判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朝廷诸公,不要耽误他余大成接下来在辽东的一系列计划而已。
在朝廷诸公看来,余大成的计划要是能安安稳稳的执行下去,或许真的能对鞑子造成巨大威胁。
而且,移乱民屯田的策略也能切断农民起义军的根基,其实也算是个一举两得的好计策。
如今鞑子再次南下入寇,国内的农民军也是屡剿不灭,内忧外患之下,朝廷诸公们其实也有不少想解决问题的。
再加上现在辽东那边的把柄都被余大成给捏在手里了,该妥协就妥协呗。
于是朝廷诸公们一致达成了统一意见,允许余大成干他的事儿,但大家以前在辽东搞的那些黑料,也必须全部揭过,不准拿出来给皇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