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文化界最大的工程

十一月十六日,大雪。

被王枫台长誉为北平亚运会后文化界最大的工程——三国演义,剧组开始进入第二批演员录像,并试戏。

这是这个最大的文化工程的第二次大的现场试戏,这几天,琉璃井的建材部招待所,文化部第一、第二、第三招待所,轻工业部招待所,农业部招待所,东四旅馆……都住满了前来试戏的演员,这样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遴选,在国内影视史上,实属罕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百位来自京城,武汉,沈阳,长春,上海,杭州……等地的演员,今天一大早,就赶往北电音像出版社。

北电音像出版社里,到处是央视的工作人员,一大清早,副台长戴临风,总制片任大惠,总导演王扶林就现身出版社,六大编剧朱晓平,杜家福,刘树生,叶式生,李一波和周锴,蔡晓晴,沈好放,张中一、孙光明,张绍林五大导演也齐聚一堂。

他们的任务很重,这几天,要在几百位演员当中挑选出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赵云,司马懿,吕布等角色,还要再确定第二批侯选演员。

不管外面的天寒地冻,出版社大会议室里,大家却都是热烈地讨论着。

有的角色已经经过十几轮的选角,最多的关羽一角,已经进行到了三十五轮。

今天,大家都盼望着能定下一个两个来,也不冤枉选角的同志这小半年来的辛苦。

“李主任,今天天够冷的,雪下得太大,您可不能再骑自行车……”

“老刘,今天你可得给掌掌眼,这几个角色,都是七大主演……”

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三国的学者和表演艺术家,还有导演组的其他同志,人数比前些日子足足多了两倍,足见全剧组对这次试戏的重视。

王扶林总导演一进入大会议室,就跟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

李希凡,是xx大报文艺部主任,也是有名的红学家,两人在红楼梦剧组时就已经很熟了。

刘厚生,也是文艺界和戏剧界的名人,与王扶林寒暄后,他就仔细地看着手里的名单。

“哦,你们把王沪生给招来了?”一句话,立时让大家停止了各自的谈话,注意力一下都转移到刘厚生身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