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倭寇风云》的爆火,刘鹭的现代布局逐渐浮出水面。
王明辉,这个被包装成“商业天才”的男人,如今俨然是现代影视产业中的风云人物。
他所成立的影视公司因《倭寇风云》的巨大成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而刘鹭——作为公司的小股东,表面上则只是一个眼光独到的投资者,享受着资本市场带来的甜美果实。
但这不过是表象。
刘鹭心知肚明,现代世界的运转规则远比大夏复杂,现代世界的运转规则远比大夏复杂,而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通过一部电影获取经济利益,更是通过这次布局,悄然建立起掌控舆论与资本的第一步。
王明辉作为刘鹭的心腹,擅长处理政商关系,也熟稔现代社会的潜规则。
事情并不总是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随着影视公司的声名鹊起,一股潜在的威胁逐渐浮现——“保护伞”的问题开始困扰刘鹭。
这位“保护伞”,是某地方派系的重要人物,曾在影视公司成立初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正是因为他的“庇护”,王明辉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打通人脉,绕过繁琐的审批流程,确保公司的项目顺利推进。
但保护伞的存在,也意味着王明辉不得不对其保持某种隐形的臣服。
而这种臣服,显然是刘鹭无法忍受的。
最近,保护伞的态度开始变得微妙。
他似乎察觉到了公司背后隐藏的权力网络,甚至对刘鹭的“股东”身份多次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刘先生,这部电影的成功,怕是要感谢您的投资眼光啊!”保护伞在一次宴会上,语气试探中带着一丝轻蔑。
刘鹭不动声色,举杯回应:“侥幸而已,我不过是沾了王总的光。”
这句谦逊的回答掩盖了他内心的杀意。
“他必须死。”
这是刘鹭下的决心,但如何让保护伞的死既合情合理,又不牵连到自己,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地方新上任的太守,是一位铁腕而务实的领导。
他重视政绩,尤其在初到任之时,为了尽快树立威信,他的手段往往极为强硬。
保护伞的“成就”曾让他有些犹豫——一方面,保护伞的政绩确实亮眼,推动了一系列大型文化项目;但另一方面,他的“问题”也早在上级的内控名单中被标注。
新书记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件能让他既保住政绩又干净利落除掉保护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