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啊,如果我们每一个县区的领导都有这么精细的预算能力,那我们每年节省出来的钱能有多少。”总部领导赞叹不已。
可覃文斌还没亏待干活的劳动者。
“一天我们是技术人员,工资高,三百多五百多都是常会有的事情,打杂的一天一百五到二百块钱的工资也不低。”技术人员,其实就是懂一点技术的老工人告诉调查组,“吃喝方面虽然不太好,但营养足够。”
“我们怎么看着覃文斌还比以前白了点?”省里的干部奇怪。
“没办法,这人干活比任何人积极,可他就是晒不给。前段时间小李书记来看望大家,还奇怪他为啥那么白,把大家都急坏了,这个干部他是真卖命的干活,他没偷奸耍滑。”一群工人都急了,你们怎么还质疑劳动者呢。
“是是是,劳动人民说的话肯定没错。”调查组的人连忙道歉。
“这话不科学,人民群众不组织起来,不教育成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众,那是要闹出不少问题。我们每天都有人闹出点笑话,但这是人民的内部矛盾,我们捎带脚就给解决了。”工人们表态,“只要公平公正,不怕出现问题,有问题群众自己想办法都给解决了。”
到了值班室,值班室里有光荣榜。
覃文斌一直位居第一。
“除了重型机器他不敢操作,其他啥活儿他干不了啊。”值班工人恼火,“但是偷偷干活给自己挣小红花就不仗义了,哪有当县委书记的去处理县里的事情半小时撒着欢跑回来上工的?”
没水分?不是因为领导才位居第一?
“我们干不出那么丢人的事,谁干得好大家评价。”值班工人吐槽,“这谁干得过这家伙啊,干的比别人多,吃的比别人多,结果发点工资全给小孩买吃的了。”
覃文斌也缺钱,他和李亭妮两个人的工资就那么点,三家老人要照顾,他们还得留点备用的资金。
可在劳动者当中挣了钱覃文斌忍不住,留守儿童太多,他见了就得管。
党和党员不管留守儿童,谁管?
文化用品他去了县城就买一堆,孩子们在乡政府旁边的学校集中起来上课,一天总得有点零食,这他回去一趟就得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