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连灭两国

无数英勇无畏的士兵们迅速集结,如山一般的军需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装上一列列疾驰的火车,向着遥远的乌拉山进发。

他们肩负着使命,怀揣着荣耀,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目标直指罗斯帝国。

与此同时,罗斯帝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洞察到了其中的玄机。

他们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大夏帝国为了打击自己而精心炮制的借口罢了。

面对强敌压境,罗斯帝国并未选择派人前往长安向李圣君低声下气地解释求和,而是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姿态。

他们紧急调遣了大量的军队赶赴乌拉山西侧,依托此前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的坚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决心坚决抵抗住大夏帝国即将发起的猛烈攻势。

同时罗斯帝国还向雄鹰帝国索要更多的物资和雇佣兵,不然他们罗斯帝国是万万打不过大夏帝国的。

雄鹰帝国得到消息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大夏帝国一直不下场,可让他们担心死了,现在大夏帝国参与了战争,他们反而可以更好的对付大夏帝国了。

不过很快雄鹰帝国又得到了消息,参与战争的是毛熊帝国,而不是大夏帝国,大夏帝国皇帝李圣君公开在报纸上声明:呼吁毛熊帝国和罗斯帝国不要冲动,要冷静处理这件事,不能让两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去。

同时还说大夏帝国的一贯主张和平,为了两国百姓能够在战火中存活下来,特意给他们赠送了药品和物资。

且看那大夏帝国,表面上风风火火地展开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副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的模样。

然而,在这看似强大团结的表象之下,却潜藏着一股暗流涌动的势力——仍有那么一小撮人心怀不满,对此次战事颇有微词。

更甚者,他们简直就是蓄意要与大夏帝国的皇帝李圣君对着干,存心唱反调。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圣君心中可是明镜似的,丝毫不觉得惊讶。

毕竟,在她所深谙的政治斗争领域之中,这种现象可谓屡见不鲜。

她深深地明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总有人会站出来反对自己。

这些人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般,伺机而动。

平日里,或许他们还能按捺住性子,佯装顺从;

可一旦察觉到自己稍有示弱或是表现得不够强硬时,便会如饿狼扑食般汹涌而出,对自己百般刁难,甚至妄图落井下石。

而在这群心怀怨恨之人当中,竟然出现了李文秀这个名字。

要知道,李文秀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乃是大夏帝国堂堂的首相!

即便面对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公然表示异议,李圣君亦是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她果断地下令派遣人手,将李文秀革去官职,并打入大牢,施以严刑拷打,誓要揪出其背后的同党。

待到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再将其一并问斩,以儆效尤。

不仅如此,就连李圣君的面首以及一名女婿,居然也在此番政治斗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她的对立面,表示坚决反对李圣君的决策。

面对这般忤逆之举,李圣君更是毫无手软之意,毅然决然地将他们一同处死,并且将其头颅高悬于旗杆之上,以此向天下百姓昭示自己的威严与决心。

令人震惊不已的是,李圣君竟然连自家亲人都毫不留情地下得了杀手,更何况是那些与他意见相左的官员们呢?

据不完全统计,反对这场战争的官员以及富甲一方的商人们数量多达上万之众,而这些人的结局无一例外,皆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

如此一来,空出来的大量职位以及所遗留下来的巨额社会财富,恰好可以作为丰厚的奖赏赐予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

当雄鹰帝国、昂撒帝国、汉斯帝国以及罗斯帝国先后得知此消息时,无不大惊失色。

要知道,像这样毫不犹豫且干净利落地向本国统治阶级开刀的人物,恐怕放眼整个世界也唯有李圣君一人而已。

这一事件从侧面深刻地反映出,大夏帝国的皇帝李圣君对于自己国家的掌控力已经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程度。

若是换作其他一般的国度,面对如此残酷的杀戮手段,官员和富商们必定会揭竿而起,奋起反抗。

然而在大夏帝国,他们却根本无力掀起任何波澜,要么只能坐以待毙,乖乖等待死亡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