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吴用吩咐两人去数百米之外警戒放哨,独自留下来密谈,从马上下来后,借助月光仔细端详了云龙片刻,恭敬地拱手作揖。
“水泊梁山吴用,见过云龙将军。将军不愧是艺高人胆大,先后取我公明哥哥、卢员外、林教头等一众兄弟性命,如今又敢独自前来,这份胆识和勇气实在让人钦佩,足以媲美古之常山赵子龙。”
吴用表情微妙,似笑非笑,听着像好话似乎另有所指,云龙扯不来这些文绉绉的东西,说话也不喜欢藏着掖着,直接挑明了说道:
“军师你也胆子很大,竟敢带这几人来见我。恐怕你们一个个恨不得杀了我,报仇雪恨吧。”
“此行我们满怀诚意而来,自然无须再做提放,将军也不是嗜杀狂妄之人,才会主动提出合作意向。再者,我们梁山众兄弟相识一场,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深究对错,也落不到将军头上,双方交战,各为其主,死伤总是难免,如果一味地讲究个人恩怨,这仗恐怕就打不完了。”
“好吧,说说你们的来意。”
“那是当然,正是要商讨我们双方暗中合作,共同对抗朝廷,也就是打败睦州城外童枢密统领的十一万大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咯噔一下,云龙心头一震,大脑中各种念头疯狂翻涌,结合各种攻略史料,也没有类似的案例啊。
原以为是梁山代表官军前来谈判停战的事由,毕竟攻打睦州很有难度,没成想这个结果大出意料,竟然是直接跳反的节奏,一伙被诏安的叛军,在剿灭另一伙叛军的时候,逼上绝路后再次反叛的故事?这个剧情不合理啊,水浒传再怎么演绎也不会出现如此离奇曲折的剧情。
看到云龙神情凝重,吴用也知道提出来的事情太多惊世骇俗,又继续补充道:
“将军放心,此事我代表梁山现存的三万多将士可以做主,而且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到时我们的双方里应外合,绝对能一举击败官家的十几万大军。”
云龙紧紧地盯着对方眼睛,一双漆黑的眼眸中似乎有一团复仇烈焰正在熊熊燃烧。
吴用只是出自山村的一个教书先生,没有功名在身,平常只是一声布衣打扮,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此人有小计而无大谋,重义气而轻原则,当时梁山功成身退后纷纷封官加赏,得知宋江被害死后,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
“难道经受连番打击,这个如今成为梁山一把手的读书人,彻底黑化了,要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彻底改变历史走向的剧情,顿时来云龙来了兴趣,耐心听着对方娓娓道来,还不时提出对于一些细节的疑问,渐渐的,一个惊天谋划浮出了水面。
自从梁山大军剿灭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平定辽国后,方腊这伙叛军已经是北宋境内唯一的心腹大患,自从京都领命南下征讨,吴用等一众管理层隐隐在担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只不过碍于首领宋江满腔报效朝廷的热情才没有表露出来。
梁山大军前面非常顺利地连续攻克五州之地,没想到后面朝廷指派童贯亲率十万大军来捡取胜利的果实,这些都能忍了。在攻打杭州时候,依然让梁山大军充当主力,不惜代价地强行攻城,童贯大军却保持实力按兵不动,以及当下的睦州形势,强行让梁山仅存的四万将士作为先锋,童贯得到援军后还是作壁上观,摆明了是不计后果地故意消耗梁山兵力。
军令如山,听从安排进攻只会白白牺牲所有将士性命,违抗军令,前有叛军,后有十多万的朝廷大军,从道义和法理上都是死路一条,执意将梁山大军逼上了绝路。
如今梁山大军失去了两个首领,吴用彻底没有了掣肘,什么狗屁的国家情怀,正义道德,为了给剩下的弟兄们争得一线生机,他决定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