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决温饱问题(上)

可随着年纪的增大,方承枫知道父母还是要接受所谓的“罚款”。

不然学习生活都收到影响。

两个小时过去了,姐弟俩在二姐的手把手指导下,又学了不少知识。

哪怕没重生,就按照姐弟俩现在的知识储备,最少五年级以上水平,没看到二姐现在都开始教初中的课本了吗?

......

闲来无事,方承枫没有跟着两个姐姐后面,去收拾柴火,把小茅屋周围的一些杂草等收拾的干干净净。

方承枫顺着小茅屋走了几百米,发现一个大的深涧。

捧了一口甘甜的山泉水,整个人都清醒不少。

可肚子不是水就能填饱的。

趁着刚才姐姐没注意,方承枫看了下,破烂的蛇皮袋里只有五六个土豆,中午给自己吃的那个还是最大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方承枫所在是地方叫上阳村,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村子,既然有上阳村,肯定就会有中阳、下阳村了,三个村子呈犄角之势,共同组成了最初的三阳生产公社。

整个三阳公社大概在一千七八百户左右,上阳村就占了小一千户,算是个大村子了,可惜就是穷了点,没办法,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不多。

上阳大队小一千户都依托龙眠山脉分布,山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石头,村子很多的房子都不是农村的土坯房,而是龙眠山的特产-青石。

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可以传代的那种。

季节四季分明,除了耕地少点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了。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记忆中的三阳公社守着龙眠山却是整个县最穷的所在。

没理由有山有水,还填不饱肚子。

上辈子方承枫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地形早就深深的刻在脑海里。

龙眠山物产丰富,不缺野味,虽然现在已经包田到户了,但是大生产队的模式还没有彻底消失。

意味的农民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收拾好自己的庄稼,还是按照乡镇的指示对村社这一级的水利等一些集中劳动力的活义不容辞。

所以龙眠山的开发仅限在山脚周边五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