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母亲包的包子什么馅都有,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猪肉粉丝馅的。
蒸笼掀起,热气腾腾的蒸气四面八方的散开,带来清新的麦香。
方承枫顾不得烫,抓起一个大包子,左右叫唤右手不停的倒腾。
撕开薄薄的包子皮,里面是塞的满满的猪肉粉丝,热气闹出来也带出了香味。
不顾烫的咬了一口,猪肉的香味,粉丝的嚼劲,在味蕾上左右跳动,吃了一口就想吃第二口。
母亲给了方承枫一记五指山,笑骂道:“你慢点吃,怎么跟个饿死鬼投胎一样,也不怕烫破了嘴。”
方承枫满不在乎的:“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的确,包子冷了就不好吃了。
有了方承枫的带头作用,大家纷纷都上手起来。
一大笼包子几秒钟就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母亲一边笑着让大家吃慢点,一边马不停蹄的又码上新的梯笼。
三哥搬来梯子,方承枫爬了上去,将一年才用上一次的族谱取了下来。
给逝去的先人上坟烧纸请他们回来过年,这是每年都必要认真做的。
不过也有一些人直接带着碗去坟头请祖先。
父亲看了眼族谱,对着两人说道;“等会将香案摆上,蜡烛点上,三根香。”
两人知道这是父亲在教他们祭祀祖先的流程。
也都认真的听着。
收拾好这些,父亲带领全家给先人磕头。
端上事先准备好的祭祀饭菜,点燃炮仗,提醒祖先回来享受血食了。
祖坟在哪里,怎么祭拜,朝哪个方向,这些小事父亲一边做着一边说给两人听。
别看这些都是不起眼的,但是没人教,还真一时半会弄不清。
点燃纸钱,磕头祈祷摆贡品,一套流程下来最起码一个多小时。
家里的八仙桌已经摆上三荤三素的饭菜,七个酒杯、七碗饭、七双筷子。
父亲告诉两人,等到敲响响器的时候,就不能随便碰这些桌椅了,因为祖先的灵已经回来享用,这样会惊扰了他们。
此时村里已经传来断断续续的炮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