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文化底蕴!

离石游记 半边人 1137 字 6天前

而张衡之所以胆敢这般假公济私,其目的便是想借此向南方的莘莘学子昭示:即便置身于异国他乡,权力依然能够如此肆无忌惮地被运用。

紧接着,他又下达命令,派遣苏威前去抓捕那些被南天竺,当地贵族们特意标记为“不可接触”的达罗毗荼人,也就是达利特。

随后,他指使这些人前往建筑工地清扫平整场地,并着手规划修建一座大型采石场。与此同时,张衡还吩咐手下的工匠们,在各个施工场所寻觅那些甘愿,通过辛勤劳作换取食物的达利特人。

一旦发现合适人选,便将他们集中起来加以组织和培训,直至他们熟练掌握汉语为止。

然后,张衡开始从众多的达罗毗荼人中仔细地筛选出那些头脑较为聪慧灵敏之人。这些被选中的达罗毗荼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兴建厂房。原本的打铁工坊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改建成为先进的高炉炼铁厂。

不仅如此,张衡还对其中表现尤为出色的一部分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培养。他开办了夜校,专门教授这些达毗罗荼人学习汉字以及汉字拼音。只有当他们基本上掌握了两百个常用汉字之后,才会被晋升为初级管理者。

就这样,张衡巧妙地将大秦时期那套成熟的工匠晋级体系,完整地移植到了南天竺这片土地之上。通过这种方式,庞大的达罗毗荼人群体迅速产生了分化。

那些懒惰且不思进取的人,只能永远被困在繁重而又简单的重体力劳动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消耗殆尽;

而与之相反,那些积极主动并且愿意接受汉化的达毗罗荼人,则得以迅速崛起改变命运,成长为一个全新的社会阶层。

对于这些人,张衡还允许他们成家立业,甚至还为他们分配当女子做为他们的老婆,有些还是以前高高在上的高种姓女眷,这个举动彻底击毁了,南天竺牢不可破的等级人种划分。

也激励了那些岂图逆天改命的达利特人,虽然人数依然稀少,可毕竟逆天改命的种子已经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