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拢陶侃,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陶侃出身寒门,但是良禽择木而栖。自己并不是什么“梧桐树”,所以陶侃这只金凤凰需要观察一二也很正常。
也就是说,司马衷需要在陶侃面前“炫耀”一番,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陶侃觉得司马衷这位皇帝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特立独行”,他也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这让司马衷感觉到自己此时就像一只“求爱”的雄鸟,在围着陶侃在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
很显然,司马衷刚才的表演,演砸了!
“陶卿,朕这次诏你进京,一是你在讨伐张昌叛乱中表现最为优异,功劳最大,二是刘荆州在奏章中特意指明对陶卿你,要论功行赏。”
司马衷见私人感情拉拢陶侃失败,于是就连忙转换赛道,改为谈论公事。
“臣此次能够侥幸取胜,全赖陛下圣恩眷顾和镇南将军的信任!此次臣回京途中,巧遇叛贼张昌,臣已将叛贼缴首,祭奠于新野王司马歆陵前!”
陶侃答道,语气谦恭,也顺便把最近取得的战果说了一遍。
“叛贼张昌受首,陶卿居功至伟!朕要大大封赏!”司马衷忙说道。
“陛下,臣陶侃毫末寸功,能做个镇南将军司马已经是圣上莫大的恩典!”
陶侃指明了要做镇南将军刘弘的司马。陶侃此言表明,刘弘在上奏折前,就已经和陶侃沟通过了。
只是司马衷接到奏章后耍了个小心思,先一天传旨陶侃进京面圣,过了两天才把自己的意见告知刘弘。
司马衷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如果刘弘收到自己的意见不满意,坚持要陶侃做自己的司马,司马衷还真没办法强行否决,最终只得接受。
这倒不是刘弘强势霸道,而是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应有的默契——刘弘打了胜仗,为国立功,司马衷作为皇帝,就要尽可能满足功臣刘弘的要求,不能寒了刘弘的心。否则,以后国家有难,谁还会出头呢?
司马衷倒不担心刘弘的忠心,但是刘弘与自己的父亲司马炎同岁,过段时间如果刘弘薨逝,那陶侃作为镇南将军司马,就可能出现自己不愿意见到的变数。
“陶卿,朕已经批复,让夏侯陟做襄阳太守,而任命皮初将军做镇南将军司马!这样看来,是朕考虑不周了!”
司马衷开始耍赖,把镇南将军司马这个职位给了皮初。雀占鸠巢,这个职位被你的同僚占了,这下你总该随了朕吧?
“臣陶侃一切听陛下的安排!臣的意思是镇南将军府在荆州,臣与家母相距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