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元宵之前未曾告知便离开的行径表达不满后,转而与二人共同蹲身于丛林边缘,暂且躲避暴雨。

谈及这片空旷之处,元宵称并不清楚那些高大的不明遗迹到底是什么,但推测可能是古人的某种建筑或标志,并提醒说即将会发生更为奇特的事情。

随后的一刻,天际间又一道闪电劈下,在那片荒地正中落下并照亮了几座巨型结构体,类似于之前的玛尼堆式的巨石桩群。

由此看来,它们或许就是连接古代文明与现今世界的神秘遗产。

苏若曦瞥了一眼我们,轻声问道:“这么说,那暗河中的祭坛以及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遗迹,都是由同一组古人建造的?”

“从现有线索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

我不由得皱起眉头,“这意味着,在这个地方可能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上古文明。”

“但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孕育出文明?”

苏若曦显得有些不解,“自古以来,出现文化或文明的地方总是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比如黄河、长江流域及后来三星堆和良渚文化的兴起。

但这里,”

她指了指四周,毒蛇密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谁能愿意在这里安家呢?

元宵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说得有道理,但是假如不是住在这的古居民所为,那这里的这些东西是谁建造的呢,这片规模可不算小。”

苏若曦微微一笑:“这不简单,修筑祭坛并不一定要在此地定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人在山顶上也有修建过各种设施,并非意味着要长期居于其上。”

我理解她的思路,推测这些设施可能是来自更远地方的人建造,但她所说的这种情况或许存在逻辑问题。"并非如此”

,我解释道。

苏若曦疑惑地看着我,“你是何意?”

我说:“事实上,如果上古先民是因避难而来此,那么所有疑虑都可以得到解释。”

“避难?”

她眉头一挑,“我读书时学的是历史,从未听说有关此类迁移的记录。”

听到这话,我不禁微笑:“起初我和你想法一致,但经过亲历之后,世界观也会发生改变。

那些长着触手的石像、祭祀祭坛和巨大的蛇骨,书本里也不一定有记载吧。”

她被我说的无言以对,只是低声嘟囔道:“我觉得你的推测不对。”

我没有继续争辩,转向林宇,期待他的看法。

然而,林宇始终注视前方黑暗,仿佛陷入沉思。

又是一道雷电照亮夜空并伴随惊天炸响使我们不由捂住耳朵蹲下身子,唯独林宇纹丝不动,仿若置身世外桃源之中。

过了一小会儿后周围安静了许多;不过雨势似乎比之前更大了。

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后,他开口说道: “走吧,返回营地休息一下,明天白天再来。”

尽管我对这一决定有些许失望但也不得不接受——在当前情况下确实是最佳选择。

于是我们四个人转身返回营地。

一路上,阿亮时不时询问我的状况,“感觉怎么样?需要帮忙吗?我可以背着你回去。”

我摇头摆手说:“没事,我自己还能扛得住!”

嘴上这样说但实则已经十分疲惫。

但在这样的暴雨环境中行进对于他们来说同样艰难所以我不愿增加大家负担。

而行走在队伍末尾时我忽然发现树下有些异样——一片泥土露出一角塑料袋般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