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界如今的局面,是要继续加强改善修士们的观念,但凡人们,亦是这一局面中的一份子,也需要做出他们的努力。”
“修士们曾经都是凡人,要解决凡人受欺压的局面,修士这方面要抓,凡人那方面也要抓。年长的要抓,年幼的更需要抓。”
“毕竟,很多修士的观念,也是在他们身为凡人,身为幼童的时候,形成的。”
“很多没有背景的凡人,努力成为了修士,也是他们自幼,在凡俗中受‘修士都是人上人’观念的熏陶。”
“父母是幼童的第一任老师。而凡俗时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修士所经历的人生第一课。”
“所以,要改变修真界凡人的局面,在世界观的塑造上,修士和凡人,是缺一不可的。”
“修士们要有‘标杆大树’的熏陶,凡人们也需要有赏到‘花’的机会”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项,就需要实现物质基础的满足。”
“衣不暖,食不饱。你若告诉凡人‘恪守本出,不欺弱小’,他们哪里会听,又怎能听懂?”
“毕竟他们本身就是弱小,还要为生活而奔波,还要努力活着,自然羡慕修士那样阶层的人,也会告诉他们的孩子,成为修士会多么多么的好。”
“而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孩童,到了修真界,习惯了弱肉强食,自然也会认为凡人们亦是‘肉’的一种。”
“他们大多非但不会怜惜凡人,还可能向着凡人挥刀,奴役凡人、视凡人为草芥。”
“毕竟他们没有修真世家的背景,没有资源,想要满足修炼所需,要么九死一生的拼,要么,靠着奴役凡人,慢慢的攒。”
“后者显然更舒服,选择的底层修士,也会更多。”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修真界的修士,占大头的,永远是散修,永远是没有太大背景的底层修真者。”
“这些人的世界观,更受他们的幼时经历的影响。”
“像祖师那样的大能讲座,他们一般也无法面对面的听到,最多是靠着一小丝人脉,从听过祖师那样大能的修士手中,获得一些所讲的东西。”
“这些人,能够走到元婴,就已是凤毛麟角,也不会在意化神之后的天劫。”
“毕竟,哪怕他们成为了修士,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依然无法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