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伶将听众带入故事的情感世界里。
四分钟后,一曲结束,百名乐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缓步走上舞台的林澈,他们的脸上纷纷露出惋惜的目光。
原因无他,叶伶整首歌就像众人预料之中一样,词曲质量非常高,堪称上乘之作。
林澈的实力虽然很强,但很多人内心都暗自猜测,林澈要是写出如《东风破》《花田错》《发如雪》《青花瓷》这些国风天花板级别的作品,才有可能把叶伶比下去。
回顾往期,林澈这些发歌的节点,几乎都要间隔两个多星期。
更何况《青花瓷》这首歌,距离林澈最近一次写国风歌曲,已经是两个半月前的事了。
所以,众人惋惜的眼光才会如此之多,他们觉得林澈此次想要超越叶伶,难度系数地狱级。
林澈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目光,神色从容地来到舞台中央的钢琴前。
这一幕,在众人眼里,却成了“林澈想运用钢琴加分”的小聪明。
在场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舞台中央。
现场的气氛也随着林澈的入座,变得愈发紧张。
只见林澈轻抬双手,放在钢琴的琴键上。
紧接着,一股低沉的钢琴前奏从舞台中央缓缓传来。
钢琴的声音悠扬舒缓,与此同时,电吉他的声音也悄然融入其中。
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情绪即将爆发的错觉。
在前奏末尾,弦乐恰到好处地进行点缀,为整个旋律增添一抹华丽的色彩。
就在这时,林澈对着前方的麦克风,缓缓张嘴,开始演唱。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
也不过是分手…”
林澈的歌声配合着电吉他以及钢琴的音色,将歌曲中的故事缓缓呈现。
从歌词第一句开始,开篇的那两个字,很多人初听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连歌词制作人,也并没有解释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但这两个字就像是一个钩子,紧紧地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一边猜疑,一边聆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