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老师这个职业一直是作为传授知识与道理存在的,道教更是将拜师看得尤为重要。道教玄门拜师传统历史悠久,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起,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道教认为修道者没有师父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每个门派的秘法只有通过师徒间的传承才能发扬下去。《三洞众戒文》曰:“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由此可见师父的重要性。

道教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侍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拜师入道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鼓励弟子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

道门的传承在道教是以“道”为本,师父教授下一代知识道法称为「传」,弟子以皈依“道“为本,接受师父的教导称为「承」。师「传」徒「承」故称为“传承”。拜师求的传承必须要求得正统道教门派及明师的传承。何为正统?依奉道教戒律修行,不断传承法脉,才视之为正统。道门三宝是以道,经,师为三宝。在道门三皈依中就有:“自皈依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的发愿。

道教的拜师收徒,是有既定程序,师父先引导弟子入门,炼其心,观其行。看其材,度其善。并择黄道吉日,通过上表,传度,祭祖,冠巾,皈依三宝,师徒传承仪式才完成。再授其道法无论道教各正统宗派基本如此。弟子拜师后要受戒,在祖师前信约自己,开始学习、修行。按侍师的礼仪来供养,

尊奉师父结善缘。

拜师是双向的,徒选师,师择徒,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师父找徒弟”,或者绝对的“徒弟找师父”。古时候拜师,师父要观察弟子的根性,弟子要观察师父的德行,师徒相处磨合三年到五年,两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师入道。现在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