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当然少不了“阅兵”活动。
中国史书中,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 4000 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
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
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
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
在汉代,定期间阅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
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
明朝的永乐十九年三月,在北京的怀来明朝廷共调军队 10 万人,精心挑选“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还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来“观礼”的使节达 27 个国家之多。
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
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装备状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进行精神动员。
俗话说: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