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

清梦醒 哈什纳达尔 1263 字 1个月前

学者名家们之所以这样热心推广这套书,是因为他们相信:这种百科学书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普及,而大多数群众如果得到了知识普及,就会实现民智开启,而民智开启又将极大的提升整个文明的全面升级。

他们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顶端看待这件事情的。

但是这个事情在麦克法卡尔看来,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一个赚钱完美模式。他们花了二百吉利镑聘请了一位当时并没有什么太大名气的名叫斯梅利的学者担任主编。梅斯利非常认真努力,决心对得起这二百吉利镑以及东家的信任,一定要编出全西洲最棒的百科全书。

当时西洲其他的百科全书,包括狄德罗的那本《科学、美术、工艺百科全书》都是按照科学分类编纂的,而能够读得懂这种分类方式的,多少是有一点科学功底的。

小主,

但是麦克法卡尔是个商人,他出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科普,而是纯粹的为了赚钱。因而麦克法卡尔给梅斯利的指令是:让凡是识字的人都读得懂。

虽然科普最需要的是开启最底层最广大普通人的智慧,但是他们往往把书写得很难懂,这样反而不利于向这些文化水平不够高的人获得知识。反而是麦克法卡尔这种纯粹的商人,真正做到了最彻底的科普。

几个月后,斯梅利大功告成,整本书的编写架构居然像字典一样,是以字母顺序为线索分类排列的,但是内容却非常的专业和精准,而且写作风格生动轻松非常好看。

这样一来,不管是仅仅只能识字的低文化者,还是高级知识份子,都成为这本书的适合用户。

1771年,这套书的第一版共三卷全部顺利出版。

两年后,即光元1773年,黛青翔隆三十八年,《四库全书》开始编写。调动大量人力物力,花费了巨大的金钱,足足用了十九年即黛青翔隆五十七年,也就是光元1792年,《四库全书》才彻底编写完成。然后就分别存在七个专门为了存放此书而修建的书阁中,百年封印,轻易并不示人。

但是,《大吉利百科全书》的命运就不一样了。这书编写只用了几个月,主编仅用一人,费用才花了二百吉利镑。这书原本印出来就是用来赚钱的,事实结果也是一经推出立即获得巨大成功,销售量超高。这种高销售的结果一是出版商赚了大钱,不像《四库全书》那样劳民伤财,反而创造了巨大利润;再一样,这书迅速的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达到了科普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