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伏击

燕安双目赤红,发了疯般的在城墙上奔跑呐喊,给士兵们加油打气:“援军就要来了!君上和太子殿下就要回来了!我们就要赢了!”

“轰——”

攻城车猛然撞上阳城大门,城门口忽然传来一声巨响,大门轰然倒塌。

徐凤鸣、姜冕、陈简似有所感,抬眸望向城门方向。

“城破了——!”

不知是谁大喊一声!

“杀啊——!”

启军和楚军犹如浪潮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呐喊着涌进阳城,瞬间席卷了整个阳城。

阳城被破,燕军兵败,仅剩的几百名士兵掩护着燕安逃向包围圈较为薄弱的南门。

燕安在士兵们的拼死保护下成功逃脱,骑着马逃离阳城。

“传令下去!”徐凤鸣喊道:“不得劫掠百姓!”

徐凤鸣等人骑着马跨进阳城,城中一片狼藉,四处都是乱石,破碎的房屋,百姓和已经死去的士兵的尸体。

大街小巷充斥着百姓的哭喊声,城中升腾起浓重的黑烟,直冲云霄。

大军直奔王宫而去,包围王宫,王宫内宫女内侍哭喊着四处逃跑。

覃忠和徐凤鸣等人在王宫门口汇合。

“楚国国君怎么吩咐你的?”徐凤鸣问道。

覃忠顿时一噎,老实说,他接到的命令只是来攻城,给燕国制造点小麻烦。

宋影和姜端,包括覃忠自己都没想到会攻破阳城,他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覃忠说:“我已经派人送消息回国请示太后和君上了”

徐凤鸣几人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了覃忠的内心所想,这么大个功劳,让他白白就这么算了他肯定不甘心。

“燕平父子还会再回来的,一旦他们回来,肯定会不顾一切攻下阳城的。”

姜冕说:“他们这次吃的是守备空虚的亏,才让我们捡了这么大便宜。燕人才是本地人,一旦燕国大军回来,那到时候吃亏的就是我们这些外地人了。”

毕竟是自己的母国,姜冕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楚国将士送命。

他们这次打下燕国,靠的纯粹是运气,要不是燕平父子太过自信,只留了三千人在阳城,他们根本不可能打下阳城。

而且阳城地处燕国腹地,在燕国的有生力量没有被彻底摧毁之前占领阳城,无疑是自寻死路。

覃忠不傻,自然听懂了姜冕的意思,恭敬道:“多谢殿下提点。”

“抢吧,”徐凤鸣说:“西川最有钱了,趁燕国大部队回来之前,能抢多少抢多少,抢了就跑。”

于是两军开始在王宫抢劫起来。

有一句话徐凤鸣确实说得不错,燕国确实有钱。

他们在王宫抢的金银财宝、古玩玉器、名迹古画,珍贵的药材、动物皮毛等足足好几十车。

要不是他们带来的人太少,恐怕能装满两三百辆马车。

徐凤鸣此次带来的三万八千人,还剩两万九千人,攻城的时候损失了九千士兵。

徐凤鸣留了几车油罐,拨出两千人押着他们抢的东西回国。另外带着两万七千人,换上燕军的甲胄,北上去伏击即将回来的燕平的军队。

三天后,剑门关天险。

饶是见多识广的姜冕跟陈简,面对这神奇的西川关隘要地,也叹为观止。

哪怕现在是晚上,但他们仍然能借着朦胧的月光,看清面前那高耸入云的模糊的轮廓,感受到这天下第一关带来的压迫感。

“我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姜冕感叹道:“果然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陈简:“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别说姜冕跟陈简,就连徐凤鸣也对剑门关天险惊叹不已。

剑门关是一处北陡南缓的单斜山,其绝壁高耸入云,地势险峻。

两侧断崖峭壁高百丈,犹如一把巨大的利剑,插在剑门山的山腰傲视天地。

两旁峭壁如刀削斧砍一般,峰峦似剑,断崖之间,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

“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关,”姜冕于朦胧月色中,注视着这陡峭的悬崖峭壁:“怪不得燕平父子胆子这么大,竟然敢将全国的兵力都调出去,原来是倚仗这得天独厚的天险。”

“是啊,”徐凤鸣不置可否,附和道:“就是不知道这两座山,烧起来怎么样。”

姜冕:“……”

陈简:“……”

陈简:“徐大哥,你拉那几车油罐过来,就是为了烧剑门关?”

“不然呢?”徐凤鸣反问道:“虽然我们现在在燕国境内,但燕平父子手上的三十万大军迟早会回来的,他们的有生力量还在,这也是我不建议攻占他们城池的原因。

小主,

究其原因是现在占也占不稳,他们终究会打回去。

到时候他们一回来,再次扼守住剑门关,那不是给咱们自己添麻烦吗?”

了望台上,一支箭矢破空而出,于月光下,精准地穿透了百步之外的哨兵喉咙。

哨兵瞬间倒地,他的同伴还未及发出警报,另一支箭矢又已悄然而至。

几处岗哨纷纷被悄无声息地端掉,徐凤鸣吩咐:“点火把,备油罐。”

士兵从从马车上卸下油罐,油罐被装上投石车,紧接着,油罐投向剑门关,如陨石般砸进两旁树林。

一个油罐砸中剑门关城墙上的牌匾,啪一下把牌匾砸落在地。

“当当当——”

“敌袭——!”警钟敲响,剑门关守军当即警觉,纷纷操起武器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