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调查:立即派工作组到出问题的乡镇实地走访,全面了解村民的不满和真实需求,并邀请公证部门对补偿款的核算标准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程序公开透明。
2.群众会议:在每个问题乡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邀请村民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和补偿的决策过程,同时公布开发区的建设计划,让群众了解长远利益。
工作组的高效行动很快取得成效。不少村民在了解实际情况后,主动撤回了投诉,而一些对补偿不满的村民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和调整。
一周后,村民上访事件彻底平息,李一凡以务实的态度再次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支持。
在省农业厅和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岭南镇的“绿色产业集群”项目终于被列为省级重点试点工程。首批专项资金到位后,李一凡决定召开一次全县范围的项目推介会,邀请省内外的重点企业参与,共同探讨合作机会。
推介会当天,省农业厅厅长王国强、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以及多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齐聚召阳县。会议现场播放了一段岭南模式的专题纪录片,从扶贫合作社的初期建设到岭南经济开发区的成功运营,再到南川乡的试点推广,展现了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岭南镇的成功告诉我们,农业不仅仅是种地,它可以是高科技、绿色发展的产业核心。”李一凡在发言中掷地有声,“召阳县希望通过‘绿色产业集群’,与各位企业家共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会议结束后,李一凡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一家专注于绿色能源研发的高新技术公司,以及一家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推介会的成功,让刘耀明彻底陷入被动。他通过市财政局试图冻结县里的下一笔资金,却被省里直接叫停。更糟糕的是,省政府在会议后对岭南模式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并表示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刘市长,我们的动作已经越来越难奏效。”一名亲信无奈地说道,“省里对岭南模式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市里的权力根本无法撼动。”
刘耀明冷冷地看着窗外,眼中闪过一抹阴冷的光:“李一凡赢得了群众,但别忘了,这世上最危险的不是民意,而是权力的平衡。我还有最后的机会。”
几天后,刘耀明通过陈松年副省长,试图推动一项对召阳县经济规划的重新调整方案。这项方案表面上是为了“平衡区域发展”,实则是要削弱召阳县在全省范围内的资源倾斜。
“如果召阳县无法维持当前的资源优势,岭南模式的推广也会受阻。”这是刘耀明的如意算盘。
李一凡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他意识到,刘耀明已经开始跳过市一级,直接寻求更高层的干预。
“既然他把战场转移到省里,那我们也要积极应对。”李一凡在与李志远的讨论中说道,“我们必须强化与省内关键部门的联系,确保岭南模式的成果不被动摇。”
他决定借助省农业厅和省发改委的支持,向省政府提交一份更加全面的《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报告》,详细阐述项目对全省经济的带动效应。
与此同时,李一凡通过林允儿的媒体资源,再次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将岭南模式的成果和意义推向更高的舆论高度。
夜晚,李一凡站在岭南经济开发区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厂房和忙碌的工人,内心充满了斗志。
“刘耀明的阻力虽然还在,但我们的每一步都在扎实推进。岭南模式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随着绿色产业集群的稳步推进,李一凡的仕途也迎来了新的拐点。而刘耀明,尽管仍在暗中筹划,但他的每一次试探,都在悄悄加速自己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