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正式成为台积电供应商

中微的供应链测试成功,为整个公司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对于尹志绕和技术团队来说,这只是漫长战斗中的一个节点,胜利的果实还远未到可以安心品尝的时刻。

几天后,中微公司总部会议室,核心高管再次聚集。台积电传来的两年采购合同已经到了手中,但合同条款让尹志绕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合同中的采购条款明确指出,台积电将逐步引入我们的刻蚀设备用于28纳米制程,但每台设备的后续供货必须达到合同要求的99.9994%以上运行效率。”尹志绕将合同摆在桌上,语气中透着忧虑,“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通过一两次测试,而是需要持续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否则订单随时可能被中止。”

“台积电的风险规避意识确实强,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要求是行业惯例。”梁宗杰说道,“目前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刻蚀设备虽然达标,但大规模量产还没有足够的市场验证。”

“也就是说,我们还是处在一个不确定的阶段。”尹志绕沉思着,“陈博士,你怎么看?”

陈宜强推了推眼镜,说道:“台积电的要求虽然严格,但也说明他们对我们设备的潜力是认可的。接下来,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优化设备的维护流程上,提高售后服务能力,同时保证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我同意。”杨思涵点点头,“尤其是设备材料的长期耐用性,这是决定能否达到台积电运行标准的关键。”

“尹总,陈博士,杨博士。”李一凡坐在一旁,终于开口,“这个合同的重点不在于台积电,而在于它为中微带来的品牌效应。只要我们在两年的合作期内保持高质量表现,中微就不仅仅是台积电的供应商,还会成为全球市场的标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资源压在台积电身上。星城市正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地方政府会给予中微更多政策支持,你们可以考虑在国内市场布局,分散风险。”

这番话让尹志绕若有所思,他点点头:“李市长说得对。我们不能只盯着国际市场,国内的芯片代工厂也在崛起,比如长电科技和华虹宏力。接下来,我们会重点开拓这些客户,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

供应链测试成功后,中微的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代设备的研发中。14纳米制程的刻蚀设备被提上日程,而这次研发的难度和资金需求,比28纳米更为巨大。

实验室内,梁宗杰正在指导团队进行新一代设备的测试。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跑过来报告:“梁博士,新设备的刻蚀精度已经达到99.9997%,但在长时间运行中,功耗出现了超标情况。”

梁宗杰接过数据报告,眉头紧锁:“功耗问题是大规模应用的致命点,必须解决。马上把材料的负荷测试数据调出来,我要看详细的参数。”

与此同时,杨思涵的团队也在为新设备的材料改进进行攻坚。她一边盯着显微镜下的晶圆,一边对助手说道:“热膨胀系数还不够理想,我们需要引入新的合成工艺。联系实验室的供应商,让他们送样品过来。”

研发进展虽然紧张,但团队士气高涨,因为每一个技术上的突破,都为中微赢得了更多希望。

在中微的研发如火如荼的同时,星城市政府也在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供支持。

市政府会议室里,李一凡主持了一场关于产业扶持的专题会议。与会的还有市财政局长彭学文、科技局长张天宇,以及星城市高新区的负责人。

“中微的成功,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努力,更是我们整个产业政策的成果。”李一凡环视众人,语气沉稳,“接下来,高新区要重点支持以中微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链建设,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

张天宇点头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吸引了两家国内材料企业和一家半导体设备配套企业,未来三年内,星城高新区的半导体企业数量有望翻倍。”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李一凡点点头,“但要确保资金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在人才引进上,高新区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李市长放心。”张天宇回答,“我们已经和清华、北大等高校达成合作,未来将有更多高端人才输送到星城的企业。”

“很好。”李一凡露出满意的微笑,“接下来,我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协调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闭环。”

随着中微的供应链审核成功,国际市场开始对这家企业产生兴趣。一些欧美企业主动接洽,希望能引入中微的刻蚀设备。

“这是一个信号。”尹志绕在一次高管会议上说道,“说明我们的产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扩张的策略。”

“知识产权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隐患。”梁宗杰点头,“我们在技术上虽然有优势,但国际市场对国产设备仍有偏见,特别是欧美市场。”

“所以,我们不能急于扩张,必须先巩固技术壁垒。”尹志绕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慎重。

“尹总说得没错。”李一凡插话道,“国际化的步伐需要谨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战略上布局。中微未来的目标,不只是成为一个供应商,而是成为一个标准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