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是你医院现在做起来了

沈在心匆匆下楼,坐到车里,越想,越觉得应该问问。

再上去嫌麻烦,他就给何院长打电话了。

何院长已经在布置产房了,接到电话,还在跟别人“嗯嗯啊啊”说话,一听沈在心问区医院,人马上走出来回答了。

他小声说:“在心。为啥区医院生意下降,你不知道原因吗?”

沈在心苦笑说:“我怎么知道?”

何院长说:“你知道我们现在医院有多少医生吗?”

沈在心说:“我进去的时候,300人左右,现在310?320?”

何院长说:“那时候人是连原膳,美容上用的人一起算的,现在咱们医院呀,光医院,有320多,就在这两个月,区医院跳槽到我们这儿来的医生,不低于30个,还有,甲流又起来了,我们病房从上周开始,住院部是满房的,有些老人和孩子,要入院治疗,我们还要给他们弄一个流感区,因为医院小,院感上都快难死了。”

沈在心听明白了,问何院长:“你的意思是,是我们把他们的生意抢了?”

何院长说:“可不。我们从门可罗雀,到现在一天挂号人数1500、1600,人从哪来,我敢说,多数是从区医院抢来的。”

沈在心变得兴奋,换个姿势问:“我们营收没上涨那么多呀?”

何院长说:“我们现在的模式,收费就比人家便宜,在其它医院折腾几千块的病,在咱们医院,弄不好只花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医生也是体面人,谁不想站着挣钱,医生们能挣诊费,谁也不想坑蒙拐骗,区医院那边跳槽过来,也是个选择问题,而且在他们那边,年轻医生靠不住人,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区医院老医生怎么不跑?光年轻医生跑?他们都是给我联系,何院长,你们那边缺人吗?我这边干这没什么意思。就何燕,也给我说很多回了,说干着没什么意思,想辞职过来,我没让,我心说,她要来的话,那不是个信号吗,你让人家老刘怎么想?”

沈在心说:“我觉得其它人,咱们不能肆无忌惮地收,何燕应该让她辞职过来,你说呢,叔?”

何院长说:“其他医生来,我拒绝不了呀,因为这些年轻医生、护士,履历都好,我爱才呀,我们一开始都是草台班子,缺岗的科室,都是硬着头皮让应届生先顶上,护士也是卫校直接拉过来,你不补齐咱们的人马班子吗?眼科医生我们有吗?牙科我们医生有吗?在心,我给你说,你别看你媳妇卖三医院卖多少钱,我心疼呢。眼下我们地方太小了,现在厕所都想给你隔出来做门诊室。”

沈在心不敢相信说:“那咱们也竞争不过区医院呀?”

何院长说:“在心,你不是老百姓,你不知道,一般人看头疼发烧,几个敢去医院看病的?全都是一堆检查,到咱们这儿,看病便宜,医生护士服务还好,大家都靠诊费和护理吃饭,态度都不一样。我们的医生生怕病人不认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病患,涨诊金,没事还给重要的病人打过去,问,叔叔,阿姨,你服药之后感觉怎么样呀?前几天一说甲流流行,人到医院排队买药呀,挤扛不动,你回来没见到这场面,这是我怕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强行分散到社区去了。很多社区给人发的药,发的胶囊都是我们自己出的,给群众的感觉就是你们医院的水平高,以前没有生意的科室,现在也有人来看病了。”

他说:“在心,是你的经营思路好呀,我记得你问,看大病的人多,还是看小病的人多呀?现在给了你一个漂亮的答案,小病积累了信任,大病不就来了?”

沈在心又问:“那问题是,卫生部门的人怎么觉得,区医院营收变差,是因为区医院规模上不去呢?”

何院长说:“现在不都流行这一套,难道老刘他们说,他们生意不好,是因为我们这家小医院?好意思吗?总结的时候,肯定都说,我们的人都被中心医院,别的什么什么医院吸走了,他们三甲。我们规模上不去,医资力量上不去,设备不够好,对不对?领导们又有几个人实地调研过,去见证我们从一家那么小的医院,拼凑起来的科室做到现在人满为患呀?都是想当然。我给你说,我们的生意还会更好,因为我们病房不够了,我们现在呢,让一些在其它医院够得着住院的患者回家,让社区医务室上门给他打针,你想嘛,你是不是省了病房钱?在家还方便……”

他说:“你是不是担心区医院做大了,再把病人抢回去?让他做,使劲做,做越大,死得越快,你等着吧,弄不好一两年之后,被咱们兼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