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万一得癌症,换器官啥了呢?(复活爆更回馈)

沈在心出来,开始正式上班了,他先在医院开会,强调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把三医院别人不要的医生通过考核招聘过来。

第二件事,就是扩大人资,引入科学的人资体系,科学全面地考核用人,对医生和应届生有兴趣做管理和其它工作的,进行转职和转职支持,进行转职后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件事,则是利用心相融医院暂时的医护冗余现状,组织人手,继续加强社区工作。

第四件事,进一步深化医生以诊金为主要收入的内部制度,患者病有大小,治疗有容易的,有具有一定难度的,有住院的,有不住院的,有一次挂号就治疗好的,有住院之后连续治疗的,你不能感冒和大病收取一样的诊金,你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和体现。你想提高收入,只要自己诊金对患者公开透明,支持拿高诊金,但你不能存在欺骗性质,靠开检查、卖药拿提成,你要靠你的医术,而且只靠你的医术、付出和服务。

第五件事,成立医药、医技试验科室,与临床相结合,全面筛查药品的有效性,对每一样用药的临床效果,副作用,特点都要应详尽详,形成进好药,用好药,懂用药,对症下药,记录总结的制度,同时摸索医技,总结医技,推广医技,形成成熟的治疗策略,提高医技水平。

第六件事,成立医药医技创新科室……

第七件事,形成自己的中西医结合和会诊制度……

第八件事,对医生团队进行科学管理,要求高效化,年轻化。招来的应届毕业生,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和培养体系,要跟雷司令那边的软件公司紧密合作,形成自己知识库,病历库,病例汇总,病种治疗难度分级,在软件的帮助下进行成长、晋级、考核……

……

他要求医院行政部门根据以上原则,形成计划,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和大目标,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线,科学性推进工作。

这就是战略性质的会议了。

很多年轻医生听得热血沸腾,都是站起来疯狂鼓掌,鼓一遍掌,又一遍掌。

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掌声中,沈在心环视这支队伍,也是心情激动不已。

这是一个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不缺知识,不缺能力,都是在跟世界上最精密最珍贵的事物打交道,谁拥有这样一支团队,有效利用好,开拓进取,战胜不了别的商业组织呢?

你看尤雅牛的不行,她带的什么队伍嘛,她的商超员工平均下来,学力怎么样嘛,别看帅小伙、美女遍地,内涵和知识体系跟我们能比吗?

我们哪怕人在小地方,但素质在呀。

就是有没有理想不好说。

现在自己要的,就是给这支队伍插上翅膀,让它有理想,让它想飞,能飞,飞起来,如鲲鹏展翼,纵横四海。

压了几遍掌声,他催眠了自己说:“诸位同事,我本质上是一位医生,因为机缘巧合,成了一家医院的老板,成为几家企业的老板,我的重要责任,就带着一群医生完成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还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我们入行时是什么理想,我们现如今就应该有什么追求,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我们要挣钱,我们直接站起来挣钱,我们有崇高的职业,我们在获得的同时,我们不干蝇营狗苟的勾当,我们如大风烈吹,如下雨磅礴,要的是人生鲜明的个性,酣畅淋漓地活出自我……”

又是疯了一样的掌声。

张薇薇还冲上去,不知道哪来拿来的花环,非要给他戴上,这孩子?这种场面,给我弄花环。

花环还太大了。

戴头上?

戴脖子里呢?

医院这边的会开完,还要考虑为医院创造硬性条件。

他就带着助理姚斌去找鲁书记,找鲁书记的目的,就是在血站便宜的基础上,我连血站的钱一起付了……

鲁书记那边要上会,虽然区里看似着急,需要沈在心等上会的结果,沈在心隔天就跑去汉王酒店看了。

之前太多次路过,都没进去过。

这次是特意过去看地盘的。

看了之后,不知道老板吸取教训了,还是何院长给自己讲的故事有夸张的成分,感觉环境也没那么差。

他当场就给工作人员要了电话,跟他们老板童总打电话说:“童老板,你好,我是你邻居,心相融医院那边的,我看你的酒店要卖,正好我们医院面积不够,准备扩大,咱们见个面,聊一聊怎么样?”

这边刚打完电话,那边姜惟打电话了,给沈在心说:“你先别去汉王那边,等我打电话过去,匿名探一下价格。”

沈在心得意地说:“根本不用。相信我,状态正好,肯定能给你谈好!”

童老板确实到得飞快。

到了之后,沈在心还是走了,留了地址和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