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意儿,你不要怕,我们步步为营,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郑吣意听着,心中感动不已,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选择将秘密深埋心底。
她在广陵已暗中培养大半女死士,那些女子各个身手矫健、忠心耿耿。
还有娘亲为自己留下的上万精兵,他们自娘亲年轻时便追随左右,如今只听命于自己。
这两张王牌,是她为未来准备的底气,待到时机成熟,定能给谢淮钦一个惊喜,成为登顶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日,天还未大亮,谢淮钦便如往常一般起身,在丫鬟的伺候下换上朝服,整理好衣冠后匆匆出门。
踏入朝堂,大臣们三两成群,低声议论着。
不多时,宋眠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开口:
“今日朝堂,诸位可有要事启奏?”
梁崇年率先出列,神色忧虑:“圣上,江南一带因夏季气候异常,出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
“大片庄稼被啃食殆尽,百姓们颗粒无收,如今已是饿殍遍野,恳请陛下速速下令救灾。”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当务之急,应即刻调派粮食运往江南,解百姓燃眉之急!”张渌高声提议。
“可光是运粮还不够,蝗虫肆虐,来年耕种仍是难题,必须想办法彻底消灭蝗虫。”杨峰补充道。
这时,王崇之向前一步道:“圣上,自古以来,天灾皆是上天对世人的惩戒,依老臣之见,应先举办祭天仪式,祈求上苍庇佑,再谈救灾之事。”
小主,
谢淮钦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已有了主意。
待众人稍作停歇,她稳步出列,拱手道:臣以为,祭天固然重要,但救灾刻不容缓。”
“江南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组织百姓灭蝗自救,同时调配粮食,保障基本生活。”
宋眠沉思片刻后问道:“谢爱卿所言有理,可这前往灾区主持之人,你认为谁最合适?”
谢淮钦心中早有打算,缓缓说道:“张珩衍张大人刚正不阿,臣举荐他前往江南主持救灾事宜。”
然而,一些大臣却面露疑惑之色,其中梁崇年站出来质疑道:“圣上,张珩衍不过是翰林学院的修撰,平日里舞文弄墨尚可,可这救治灾区,关乎民生社稷,他又如何能胜任?”
谢淮钦目光坚定,据理力争:“张大人虽出身翰林,但曾在地方游历之时,对农事颇为关注,也了解不少民间疾苦,。”
“且此次救灾,需要的是有冲劲、能实干之人,而非墨守成规的元老。”
朝堂上两方争论不休,气氛愈发紧张 。
宋眠目光在众人之间来回扫视,权衡着各方利弊,片刻后,他轻咳一声道:“诸位爱卿莫要再争,朕决定,此次江南救灾,就由谢淮深与张珩衍一同前往。”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谢淮钦微微皱眉,心中虽有些意外,但还是迅速镇定下来,拱手领命:
“臣遵旨。”
张珩衍也赶忙跪地,高声道: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谢淮钦转头看向张珩衍,微微点头,以示鼓励。
张珩衍感受到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此次救灾中证明自己。
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为百姓谋福祉的机会,更是在仕途上的重要转折点。
下朝后,张珩衍快步走到谢淮钦身旁,难掩兴奋与感激,低声说道:“砚南,多谢你力排众议举荐,若不是你,我哪有这般机会去施展抱负。”
“走走走,飘香楼我请客,咱们不醉不归!”
谢淮钦笑着摆了摆手,“予衡兄言重了。”
“此次救灾,举荐你,是因为相信你的能力。”
“予衡兄,有一腔热血,又心怀百姓,定能在江南大展拳脚,这可不是我一人之功,是你自身的才学与品行赢得了机会。”
张珩衍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管怎么说,这份知遇之恩我记下了。”
“飘香楼的招牌菜可不少,今天咱们好好吃一顿,也顺便商量商量这救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