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安排扫盲

朱元璋神色凝重,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今日,咱处理了那些带头反对改革的儒士,还安排孔希学带领孔家众人出使四方周国。”

“另外,空印案一事,咱借此契机分化了户部。”

“这些事儿的后续安排,今日必须拿出个周全的章程来。”

言罢,将视线转向徐达,“天德,军事学院的那些学子,简体字都学的怎么样?思想教育这块又如何?”

徐达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抱拳,“陛下,简体字如今学子们都能够熟练读写,即使有些生僻字有字典也能解决了。”

“至于思想教育这一块,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已有八十多名学子,深刻接受了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理念,同时也对爱民思想有了充分的认识。”

“不过,仍有少数十来个学子,因家中世代深受程朱理学的熏陶,满脑子都是等级观念与旧制规矩。”

“对这些新的思想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时常在学院里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影响颇为不好。”

朱元璋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随后,又将目光投向蓝玉,“山谷中的那五千士兵,思想教育和识字情况如何?”

蓝玉立即回应道:“陛下,这些士兵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对思想教育工作相当支持。”

“他们深知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对新思想的接受度很高,绝没有那些官宦子弟的复杂心思。”

“至于识字情况,起初确实困难重重,毕竟这些兄弟们大多从未进过学堂,目不识丁。”

“但臣特意前往太子殿下处,求得五十名学子,让他们从最基础的字教起。”

“如今,已有近三分之二的士兵能认识常用字,能读懂简单的军令,剩下的士兵也在努力学习,进步很快。”

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不错,你这事办得扎实。”

“士兵们思想正、识字多,打起仗来不仅勇猛,还能领会战略意图,这是强军的根本。”

随后,朱元璋的目光再度回到徐达身上,语气严肃,“天德,那十来个冥顽不灵的学子,父辈都是什么人?”

徐达神情一凛,回道,“陛下,这十来个学子的父辈,有几个是在元朝覆灭之后,才归顺我大明的官员。”

“还有几个是文臣家的,他们平日里在朝堂上也还算本分,没想到在子女教育上竟出了这样的岔子。”

朱元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哼,果不其然。”

“他们既对新思想如此抵触,不愿接受,留在军事学院只会成为后患。”

“你明日就着手处理此事,将他们逐出学院,一个都不能留。”

徐达领命,“臣遵旨!臣回去后即刻办理,绝不拖延。”

朱元璋微微点头,接着有条不紊地继续部署,目光依次扫过徐达和蓝玉。

“天德,那八十多名表现良好的学子,你挑选出五十人,分成几个小组,务必确保每个小组都具备优秀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蓝玉,你去挑选三千精兵,这些精兵必须是军中的精锐,纪律严明、作战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