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若要渡人,何须人教?

凡修炼之士,凡世家之人,多有有朝一日,能够扬名世间的想法。

入这天命院,学这道术,也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开化人间,广播智慧,养成香火,积聚望气。

如今,一个泥腿子突然闯入城中。

在城中大肆闹了一番,却得到众人梦寐以求的名气与声望。

这让这些辛辛苦苦学教化的子弟心中大为不满。

宁瑶想到此处,顿时理解了封闻道为何看不惯其余几家了。

宁瑶正准备开口。

一旁的徐若若倒是出声了。

“无论是推到阵前的马前卒已好,还是一介布衣,单是苏察影那番问罪七望家主的气概便是你们学不来的。”

“况且,无论苏察影的出发点何在,至少他切切实实是为那些被秦狱害死的人洗刷的冤屈,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了解脱。”

洪智玉皱起眉头,说道:“我辈修士该从心中便有匡扶众生之念,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最终意外得了好名声。”

“如此,只能算是沽名钓誉!”

“你这理,便是歪理,无论是为了一己私欲也好,还是为了名声也罢,他为大家做了好事,便该得到夸赞。”

“你家师尊未曾教过你,论迹不论心?”

徐若若急切的反问道,显然也有气被堵在胸口。

洪智玉转身过来,脸上微微一笑,便要辩驳。

忽的,宁瑶出声了。

“洪公子是吧?”

洪智玉见宁瑶出声了,脸上饶有兴趣:“哦,宁姑娘也有高见?”

“高见倒是没有,就是想问问,洪公子替民众做了些什么?为寒家送过衣?为贫民送过米?”

宁瑶静静发声说道。

问到这话,洪智玉脸上笑起来。

“姑娘这话倒显得小气了,一件衣,一袋米算得了什么?我辈修士该锤炼自身,待到学成之后,开化民智,得真正的解脱大道,而非是纠结在柴米油盐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说来,便是什么都没干过?”

宁瑶脸色冷漠地说道。

洪智玉忽的一噎。

“既然什么都没干过,便不要在此处大放厥词,指点江山,你没资格去评价别人,别人也无需你来评价。”

“更何况,真正的民众想得也不是得什么大道,你去外头的矿坑看看,要几个人乐意听你的大道,一件衣、一袋米比他们听一顿废话还管用的多!”

宁瑶毫不留情,直接开腔嘲讽道。

“难怪姑娘拜在封先生门下,这话忒小气了些。”

洪智玉讪笑着,向四方之人看去,显然是打算求得认同。

风亭之中,大多数人如洪智玉一般,脸色愤愤,倒有一部分真正的低下了头颅。

“小气也好,大气也罢,诸位都是生在显贵世家,自小便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自然理解不了普通人。”

“冬天到了,家中穷的,只有一人出门,其余人便只能躺在屋中,因为家中只有一条裤子,家中米不多,熬成粥,稠的给年轻人,稀的给老人......”

宁瑶不屑地看着这些人缓缓说道,话语被好奇声打断。

“宁师妹,这是为何啊?不该是稠的给老人么?”

徐若若显然听进去了。

“因为,吃了稠的才有力气干活,年轻人若是没有力气,那全家下顿都没得吃!”

宁瑶脸色不善地说道。

听到这话,徐若若脸上浮现错愕的神情,大眼睛渐渐陷入思考。

不过,也有人跳出来反驳道。

“哪有你说得这么不堪,我家中也并非是没有奴仆佃户,不说富足,至少自给自足还是够吧?”

宁瑶嗤笑一声,见到有人说自己夸大其词。

若非亲身经历,如何又说得这么清楚呢?

“我与你们说不清楚,师尊说得对!”

宁瑶摇了摇头,无心辩驳,缓缓走了出去。

“若要渡人,何须人教?哈哈,笑死我了!”

宁瑶留下一句话,便哈哈大笑而去。

留得一群人在身后面面相觑,有人依旧冥顽不灵,有人却是略带思索。

“师尊说得没错,封先生门下都是这么教徒弟的,难怪门下子弟不多!”

洪智玉脸色无奈,摇了摇头说道。

宁瑶走在回白塔的路上,心中越想越气。

这聚会,以后再也不来了。

......

白塔之中。

封闻道眼前水光潋滟,看着风亭中发生的一切,嘿嘿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