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汤木的底气

能源,同样丰富的令人眼红!

有这些自然资源的支撑,在短短一年内,大周帝国就基本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工业生产。

在西北部山区和纳米比亚中部山脉,

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边境地区,

南非约翰内斯堡地区,

奥兰治河以北地区。

汤木建立起了四大工业区。

这些工业区建的极为分散,大部分生产工厂只能称之为生产作坊。建立在山洞和地下!

至于说产能,嗯,只能达到1953年时东大的产能。即便是这样,对大周帝国来说也已经够用了。

半个多月的巡视后,汤木回到了中京。

随后,通过作战终端和大周帝国论政APP。向大周帝国公民,进行了产能通报,以提振国民士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是,我们帝国的兵工厂和汽车生产厂。已经能够生产八轮儿全地形车,产量,每个月能生产1000多辆。

我们每个月,已经能生产出200余门122榴弹炮,和超过10万发炮弹。

我们每个月,也能生产出200门122多管装火箭炮,和超过10万发炮弹。

以这两种火炮为基础,我们大周帝国的火力攻击手段,已经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另外,我们的航空工业。已经可以实现生产三座版旋翼机和五座版越野小飞机。产量,每个月能生产个200多架。

重点是,我们每个月,可以生产1000多架航程1000多公里的大型无人机!

火药产量,我们每个月能生产超过10万吨!

......

再有一年,我们的产量可以翻倍!

明年年底,我们将实施大反攻!尽量在明年年底结束战争,让兄弟们都可以享受我们奋斗而来的美好生活!”

......

广德二年元旦。

大周帝国在中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帝国成立一周年!同时册封刚满周岁的汤成为大周帝国太子。

此时的中京,已经不在原来的哈博罗内城区。

而是在哈博罗内西南方向十多公里。那里原来有一个巨大的水库,地面也算平坦。

汤木用一年时间,在那个里建成了一个10km×10km的古典式城市。

首先是城墙,底座高度5m,顶宽20m,按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建造。也可以当做临时机场使用。

城区内规划有九座大学——涵盖,师范大学,理工大学,汉语大学,农业大学,医药大学,军政大学,政法大学,工商大学,文艺大学。

同时拥有大周帝国皇宫,元勋府,中央政府,司法机构,议会,以及各军事机构。

整个中京会将是大周帝国的行政和文化中心。

当然,此时的中京,所有建筑都只是完成了地基和地下工程。上部建筑得等战争结束后再进行施工。

大周帝国的第二次阅兵,规模宏大——同样是36个徒步方队,但是武器装备方阵也增加到了36个,空中编队为24个。

在阅兵前,汤木对手下的兄弟们,进行了一次大授衔。

石高楼因为指挥了德班战役,作为整个东部方面的总指挥,战功极其着重,晋升为大周帝国柱国大将军!

张福元,周云鹏,肖明,刘春阳晋升为强者军团大将军。

另有杨涛,杨德广,潘成等人晋升为上将军。

爵位方面。潘成,陈星宇,王林等八人,晋升为一字国王。

罗显峰等14人晋升为郡王。

公爵数量更是提到了123人。

侯爵人数已经突破了1万人。

新年过后,大周帝国又进行了军事改制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