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了好几遍,都是如此,“怎么可能?”“刁大河是怎么做到的?”众工程师已经惊讶到怀疑人生,这超出了他们可理解的范畴了。
冯总工连续做了几个太极动作,这才按捺内心激动,毕竟这组参数的关键是小数点第三位之后的的数字。谨慎起见,冯总工对杨厂长提出请求。
“能否让贵厂的八级工师傅按照这组参数制作出一个工件?我们需要进行一下数据比对。”
杨厂长点头同意,易中海出马。
易中海参照零件原件以及刁大河提供的数据,一顿钻削、铰削、攻丝、套丝,不到二十分钟,一个工件完成。
一个工程师立即拿过去和原件对比,高倍放大镜之下,细微差别也无所遁形。
两个工件,相差三丝左右。
易中海拿过去观察比较了两个工件,然后对机器进行了微调,又按刁大河提供的数据制作了一个工件。
又是一番比对,相差两丝。
当那个工程师报出相差两丝时,沈南飞机制造厂的五个工程师立刻像疯了一样欢呼起来,那个冯总工六十多岁的年纪竟然一跃而起,来了个大跳,“动作轻松自在,你六十岁的时候学不来”
冯总工拉着杨厂长激动的说,“三个月啊,我们几个横跨四省,走了十七个机械厂,两百多钳工试制,无一人成功。
我们都快要放弃了,没想到还是四九城的工人水平高啊,一个下午就制造出了合格的工件儿。”
车间里的工人听到了冯总工的话,顿时沸腾了起来。
“易师傅,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