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孝子

兄弟少废话 Peiqi07 421 字 1天前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得不错,当中的底层逻辑就是练习,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通过海量练习,使其向目标完美靠拢。

个小时的淬炼,是从平凡到达不凡的必要条件。

“小时法则”来源于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和同事在1993年开展的一项研究。他们在柏林音乐学院收集数据后发现,在所有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中,水平最高的在20岁以前平均累积练习时长都达到了小时。埃里克森因此得出结论:很多我们曾经认为归功于先天天赋的特征,其实是长时间(至少十年)持续努力的结果。

亦浪读初中的同学,叫伍超群,当时住在教师宿舍的亦浪和他经常一起玩。

伍超群属于那种看似乖乖虎的男孩,但是内心很叛逆的少年。作为中学退休教师的他爸对超群很严厉,超群的一举一动都要在他视线内,按照他规划的方向成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时候管得太严了,超群就奋起反抗,但是,结果就像孙悟空还是逃不过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一样,处于高压政策下的超群动弹不得,不得不按照严父的学习规划去学习。

亦浪中学毕业后跟超群就没什么联系了,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发展轨道,几乎没有交集,不知道现在的超群对当时父亲的棍棒教育与高压政策有什么想法,起码应该有感激成分。

听超群要好的一个同学刘维聪说,他后来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在省城的一间小学做体育老师。老婆是他同事,买房买车不在话下,事业顺风顺水,生活衣食无忧,不起波澜,生活已经进入退休倒计时的平滑过渡模式,这该是许多奋斗在都市的打工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吧。

因为亦浪经常找超群玩,有一次无意中就发现了《读者》(原名《读者文摘》,后因和美国杂志《读者文摘》同名引起版权纠纷而改名为《读者》),它犹如沙漠中的一掬清泉,对许多人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亦浪借阅之后如获至宝,像是发现了重要宝藏一样心似狂潮。

当时的亦浪,心甘情愿从拮据生活费里拿钱出来购买的报刊杂志,一是《读者》杂志,另一个就是《足球》报纸了。

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