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机构控盘与做庄揭秘

股市凡生 刘炳刚 3121 字 12天前

总之,股市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机构的做庄行为虽然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思考,就能够在这个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让您对股市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投资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

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机构做庄的各个阶段以及散户在其中的应对策略。

在砸盘吸筹阶段,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单砸、小单接的手法,机构还可能会利用舆论工具来制造恐慌情绪。比如,通过财经媒体发布一些看空的研究报告,或者在股吧、论坛等平台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些负面信息会迅速传播,进一步动摇散户的持股信心。

此时,散户要保持冷静,不要被这些外界的干扰所左右。首先,要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财务状况等核心要素。如果公司的基本面良好,行业前景广阔,那么短期的股价下跌很可能是机构刻意打压的结果。

其次,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如果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说明筹码并没有大量出逃,很可能是机构在自导自演。

在快速拉升阶段,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跟风盘,可能会采用对倒拉升的手法。即通过自己买卖自己的股票,制造出成交量放大、股价上涨的假象。此时,散户要警惕这种虚假的繁荣,不要盲目追高。

可以通过观察盘口的挂单情况、成交明细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对倒行为。如果发现买一和卖一的挂单量都很大,但成交却主要集中在小单,那么很可能是机构在对倒。

在出货阶段,机构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前面提到的制造利好和营造上涨假象外,还可能会采用尾盘拉升的方式。即在收盘前的几分钟内迅速拉高股价,让日K线看起来十分漂亮,吸引投资者在第二天买入。

散户在这个阶段要特别小心,不要被尾盘的拉升所迷惑。可以结合当天的成交量、换手率以及股价所处的位置来综合判断。如果股价已经处于高位,且成交量异常放大,那么很可能是机构在出货。

此外,机构还可能会利用除权除息等手段来迷惑散户。比如,一只股票进行高送转后,股价会大幅降低,看起来似乎很便宜,吸引散户买入。但实际上,公司的总市值并没有改变,只是股票数量增加了,股价相应降低而已。

对于散户来说,要识破这些机构的出货手段,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和风险意识。可以多学习一些经典的投资理论和技术分析方法,同时关注市场的整体氛围和行业动态。

除了股票的操作阶段,我们还可以从机构的选股策略来进一步了解其做庄思路。

机构在选股时,通常会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些处于成长期或者政策支持的行业,往往更容易受到机构的青睐。因为在这些行业中,公司的业绩增长潜力较大,有利于机构在后期的操作中制造题材和热点。

同时,机构也会关注公司的股权结构。如果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没有绝对控股股东,那么机构更容易获取足够的筹码,实现控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公司的市值规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市值适中的公司,既便于机构操作,又能够吸引足够的市场关注度。

对于散户而言,了解机构的选股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己的选股方向。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完全依赖机构的偏好,还要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在面对机构做庄的股票时,散户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被短期的波动所左右,也不要盲目跟风。如果决定参与,要严格控制仓位,设置好止损和止盈点。

既然我们已经对机构做庄的整个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探讨一下散户在这个过程中究竟该如何抓住那些可乘之机。

首先,要明确的是,与机构相比,散户在资金、信息和专业度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户就只能任人宰割,只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依然能够找到机会。

在机构的洗盘阶段,尽管盘面看似凶险无比,但这也正是考验散户耐心和定力的时候。对于那些对股票基本面有深入研究、坚信公司价值的散户来说,此时不应被连续的大阴线所吓倒。相反,可以利用这个阶段适当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但加仓也要谨慎,需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以防后续出现更低的价格。

同时,散户要学会辨别真假利空消息。很多时候,机构为了达到洗盘的目的,会故意散布一些虚假的负面消息。此时,散户不能盲目相信,而应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比如查阅公司的正式公告、行业研究报告等。

当股票进入拉升出货阶段,散户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尽管股价一路飙升,各种利好消息不断,但这往往是最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时候。散户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贪婪冲昏头脑,设定好合理的止盈点。

一旦股价达到止盈点,就要果断卖出,不要幻想还能涨得更高。同时,要密切关注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变化。如果成交量异常放大,换手率急剧上升,这可能是机构在大量出货的信号,此时应毫不犹豫地离场。

对于喜欢短线操作的散户,在关注游资动向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风险。游资的操作往往较为激进,股价波动较大。散户在跟随游资时,要快进快出,避免被深度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