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轧钢厂现在的规模来说,就算五百名中专学生也能够消化掉,更不用说区区一百五十名人才。
并且对于胡海兵来说,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轧钢厂职工的子弟,如果学校招生的话,他有资格优先录取。
别人开始当街溜子的时候,他开始了学习的模式,除了文化课之外,其他的知识也一同跟上。
果然,命运还是眷顾了有准备的人。
轧钢厂发布通知,中专要继续招生,这次针对的是整个厂里职工子弟,年龄限制13-18周岁。
胡海兵听了之后欣喜若狂,他准备这么长时间,如果自己没有被录取,才是最不公平的。
父母将它的努力看在眼里,他们相信儿子不会白白准备,这一次很有可能会成为中专的学生。
胡海兵的父亲每天在厂里都可以听到众人对中专的议论,所有人都说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会挑选优秀的进入到办公室上班。
如果儿子真的能够成为机关的职工,以后无论升职还是找对象都会很简单。
在发布中专招生的同事,轧钢厂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研发部,胡海兵敏锐的认为研发部会成为未来轧钢厂的重中之重,而中专的毕业生更是会成为研发部的主力。
盼星星盼月亮,胡海兵终于等到了中专招生考试的日子。
他认为自己准备的极为充分,跟着父亲来到考试现场的时候,望着厂里的盛况,暗暗的攥紧了拳头。
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成为轧钢厂的职工!
轧钢厂的考试现场人头攒头,学生加上家长,还有很多凑热闹的人,礼堂前的广场足足有两三千人。
很多有见地的职工都意识到,这次考试很有可能是学校针对这一届的学生最后一次考试了,从明年开始,学校的招生将会正常化。
陆阳也是如此想的,现在的学校并没有区分专业,但明年就不会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