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师娘是品评家,她一点评自然相当于强力推广,自然会加速升温”师父笑道。
“额......”李也看了看排名第一个评论是一位叫“木”的读者评论的,“书谓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凡皆以天数注定,故葫芦谷烧不死司马懿,铁笼山困不败司马昭,非孔明无妙计姜维少良谋,乃天命不可违也。三国演义,共谱史诗”
“这木就是师娘吧?”李也问道。
师娘点点头,微笑开口道“你看看下面的评论就知道你写这本书的价值了”
李也开始翻看起评论。
“两军对垒,须知知己知彼,攻心为上,攻坚为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夫奇兵不可胜。然骄兵必败,仁者无敌,此书载尽”
“东汉末年,黄巾举义,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兴魏......”
“留芳者,为忠、孝、廉、智、勇,遗臭者,因奸、逆、暴......”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也,三为数,国为本也,想孟德、玄德势微兵不过万,以重国之心图之.......”
“乱世塑英雄,当以强己心,塑己国为志......”
“命不由自主,运势凭天谴”
“多维描述,历史呈现丰富,结构清晰......”
“看完此书,感触良多,初觉天道无常,汉室忠臣良多,亦难改其腐朽,后觉天道亦有迹可循,夫何进......”
“诸葛亮、关羽等忠义之人,虽死犹生,受后世敬仰,故当立忠孝仁义之身报效国家”
“读十遍,读百遍,亦有不同收获......”
......
这些评论从各个角度和理解说出了对三国演义的理解,而且李也没想到短短几天的时间居然有的人已经读了上百遍。
“是不是感觉有点飘?”师父看着笑容灿烂的李也问道。
“额......飘倒不至于,不过是一本小说罢了”李也笑道,他心中清楚自己不过是个搬运工而已,不过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肯定是开心的。
“可不是小说那么简单,反而像一段真正的历史,很好奇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师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