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一拍惊堂木,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
故事中,那贪官仗着权势,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最终良心发现,将所有不义之财散尽,好巧不巧,就是十万两。
这可不就是刚刚见到的那一出吗?
尤其是武胜,恶名远扬,但凡是知道他的人,无不皱眉摇头。
那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说书先生一同故事,让周围的茶客们纷纷对号入座,议论纷纷。
“这戏文里的贪官,像不像咱们的武国公?”
“何止是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散尽家财,莫非是良心发现了?可我怎么听说,那银子是有人故意放在武国公府门口的?”
小主,
“莫非是有人想要栽赃陷害武国公?”
“谁会这么大胆?就不怕被武国公报复?”
袁书坐在角落里,听着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茶馆酒肆是散播消息的最佳场所,而街头巷尾的“八卦中心”——水井边,则是引导舆论的绝佳阵地。
翌日清晨,袁书安排了几个巧舌如簧的妇人,带着家中衣物,来到城北一处人流量很大的水井边洗衣。
“哎呦,你们听说了吗?武国公府那位小公子,前几日又强抢了一位民女进府!”一位妇人一边搓洗着衣服,一边“神秘”地说道。
“可不是嘛!那姑娘可是我们隔壁街的,长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可惜啊……”另一位妇人接过话茬,故意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那父子两就不是好东西,尤其是他们家那儿子,平日里作恶多端,迟早要遭报应!”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啊……”
几个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武胜这些年来的“罪行”添油加醋地说了个遍,听得周围洗衣服的百姓们心惊胆战,议论纷纷。
“我有一回在路上,亲眼看到他将一个人推到马腿下面,那人活生生被马蹄踩死,事后还没人敢说话。”
“他老子爹能给他兜着,他还怕什么。”
“可不是嘛!他还抢了不少闺女,谁知道他们哪天会不会盯上自家闺女?”
传言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很快便传遍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