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热烈讨论时,一位身着华服的年轻公子开口。
"诸位叔伯,晚辈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年轻公子拱手行礼道。
"哦?王公子有什么高见?"一位老商人笑着问道。
王公子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在想,既然滑板比赛如此成功,为何不举办其他类型的比赛呢?比如说,马术比赛或者射箭比赛?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相信也会吸引不少流量。"
流量这话,还是他们从袁书那里听来的,起初还不懂,但经过了这次滑板比赛,大家都意识到了流量的重要性,这不就是人气的意思吗。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称赞。
"王公子这个想法不错,"一位商人赞同道,"不过要举办这样的比赛,恐怕需要不少的资金和人力,如何把这些比赛转化成我们的收益,才是最重要。"
"这个好办,"年轻公子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共同筹办。只要请到袁姑娘出面协调,应该问题不大。"
尝到了一次甜头,大家当然想继续下去,于是这事就这么商议定了。
就在这厢热烈讨论的时候,袁书正和李高等人,与南州来的参赛选手们聊天。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袁姑娘,您是不知道,"王强兴奋地说道,"自从您离开后,晨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旁的张强接过话头:"是啊,前段时间闵州那边发生了大旱,有不少难民涌向晨阳镇。李想主任接纳了他们,现在晨阳镇的人口可是翻了好几倍!"
袁书微微点头,眼中关切:"那么多人突然涌入,镇上的情况还好吗?"
王强笑着说:"李想主任可是把您的那套理念学得透透的。他组织那些难民又开垦了一座山,现在全都变成了梯田。我们出发来京都的时候,那梯田上可是一片绿油油的稻谷,看着都叫人心里欢喜。"
袁书听着,眼前仿佛浮现出那片绿油油的稻田,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强又补充道:"不仅如此,那些难民们还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手艺人,咱们木工厂、纺织厂,都已经上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