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农业生产是一种长期投资,收益也是长线的。
“但我觉得还是很冒险。”
海因茨掐着下巴,在他看来,奥地利方面已经进行的很顺利了,他已经在那边找到了一些合作商,只等公司落户,就可以开始运行。
然而赛博塔赫却不这么想,他知道自己的计划一旦实行,会很大程度上缓解霍亨索伦,至少是巴伐利亚地区的饥饿蔓延。
但是谁知道波旁人会不会盯上自己,毕竟他们要迫使柏林低头,要分化和肢解霍亨索伦,自己的行动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破坏”,到时候他们迫使奥地利和撒丁王国针对自己,那么前期的努力,有可能全部化为乌有。
故而他还是觉得,在霍亨索伦境内多投入,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谈了一会儿,海因茨和古斯塔夫拗不过赛博塔赫,他们只能点头同意,让这个白头发的小子,自己试一试。
对于这种大棚种植,图书馆里有专业的书籍,但是他本身对种植知之甚少,所以还是准备弄来一些专业人士。
包括种植和化工的专家。
想要采取这种方式种植,首先要解决大棚的问题,而大棚的关键,就是架构和塑料布。
目前这个世界,在塑料研究上比较滞后,普通的塑料布还是有的,但是赛博塔赫却发现,那些塑料根本不行。
他需要提高塑料的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至少需要应付慕尼黑全年四十度左右的温差。
同时还要生产一些辅助材料,而现在市面的那些东西,根本应付不来这种情况。
所以他在返回慕尼黑后,就准备拜访慕尼黑大学,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的帮助。
对于慕尼黑大学,赛博塔赫是陌生的,这所高等学府是整个巴伐利亚的骄傲,对于赛博塔赫这个士官院校的毕业生而言,是需要仰视的存在。
但是他并非没有渠道和这所学府搭上线,比如赫尔曼.鲍尔上校,他就有许多熟人。
“如果是这方面的事情,我可以给你引荐波尔坦教授。”
在听到赛博塔赫的请求后,赫尔曼沉思片刻,最后表示,会引荐一位化工方面的教授。
“非常感谢,那我们能不能现在就出发,我的时间很紧张。”
赛博塔赫露出急切的样子,他的公文包里,有一份资料,是关于所需塑料的,包括完整的炼制方法。
塑料布是石油制品,专业一点的说,是一种聚乙烯合成物。
所以关键点,在于聚乙烯的生产方式,赛博塔赫准备和这名教授交流一下,看看对方能否理解自己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两个世界的差异,赛博塔赫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他恐怕只能自己来了。
毕竟两个世界的技术存在差异,他对化工也几乎是完全陌生的,所以这种沟通可能会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