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缝纫机空降李家村生产队,还伴随着阵阵鞭炮,逼格确实拉满了。
年三十要贴对联祭祖。
林阳一家子都没空。
家里犹如博物馆似的,全生产队的妇女同志都在排队感受缝纫机的便捷。
原本还得意洋洋的孙翠花,看着村里的女同志都一个劲地夸张桂英生了个好儿子,气得只能捏着拳头给自己男人马大哈和闺女马小花一顿锤。
晚上,随着鞭炮声齐鸣,一桌子除夕的年夜饭上了桌。
两瓶绿脖子,四荤四素。
就算是城里的厂工家庭也不一定能搞到这么多硬菜。
“娘,今天咱们就应该收费,崭新的缝纫机你都没用几分钟,咱们队里的婶子们一个个轮着来。”
“一个人一次两毛钱,咱们今天都能赚二十块钱。”
林小花坐在凳子上,脚踩在踏板上,摸着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越看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