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南庆之行2

东北涮火锅必须是木头铜锅,以涮肉为主,主要就是涮羊肉。

由于此时交通问题,锅底一般是生姜、大葱段,配以干海鲜,有条件放入干虾仁,没条件放入海米也行,只加入少许食盐即可。

汤是用老母鸡小火熬制的鸡汤,要撇去鸡汤上的鸡油。

点上木炭,烧开鸡汤,加入一小块猪板油,当汤上漂出猪油花,完美的火锅底汤就好了。

华人对于鲜美的理解,无非是鸡油与猪油搭配,做菜的时候提鲜,一般都放入猪油,或者带着鸡油的肉类。

然后,往火锅里下入羊肉,鲜羊肉不宜煮的时间过长,基本在十几秒到半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羊肉也分部位,比如上脑、里脊、大三叉、磨裆肉、黄瓜条等。

王强准备的没那么精致,就是两种肉一块是羊里脊上卸下来的里脊肉,这是羊身上最嫩的一块肉,几乎没有脂肪,入口即化。

还有羊腿肉,这都是从一岁半小公绵羊的前腿肉,肌肉发达,带有筋膜与脂肪,具有一定嚼劲。

东北人吃不了山羊肉,觉得山羊肉太膻,反正东北绵羊没有一点膻味,南方绵羊的膻味要更大一些。

就好像东北的江鱼一点都不腥,南方很多地方不吃淡水鱼,就是因为淡水鱼比较腥,这是因为气候与鱼类生长快慢都有很大关系。

东北火锅基本见不到下水,从底汤就能看出来,不像川味火锅有麻辣味,能遮挡住下水的腥味,这里主要还是以涮肉为主,这个时节几乎没啥青菜,最多也就是储存的大白菜或酸菜。

各地区环境气候不同,食材也千差万别,造就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

贾禛并没有问张仲义,他和卞静处得怎么样,他们的事他自己去处理,不用贾禛指手画脚。

但见到卞静,贾禛还是会问候几句,也就如此,不会深问那些有的没的,他们想说就自己说了。

许珂被安排在贾禛旁边,她拿起酒杯,娇声说道:“贾哥,我敬你一杯。”

对于这位美女,贾禛倒没什么想法,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女人不简单,他现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还停留在四十年后,男女对立的年代。

张仲义挺着肚子,露出腰带,显摆的说道:“你们看,这是贾哥去香江给我买的,大名牌,我问了别人,一条值好几千呢。”

众人都露出羡慕的神色,只不过他们分不清A货、B货。

卞静好奇的问道:“贾哥,香江好玩吗?”

贾梦兮却在一旁回答道:“地方不大,住的房子也不大,香江人格局不大,不够豪爽。”

贾禛笑着点点头,“囡囡说得没错,我对香江人感观一般,身上有股子优越感,查他们三代,绝大多数都是内地人,他们有什么好骄傲的。”

“我听说香江娱乐业特别发达。”王强在一旁问道。

“是很发达,我在大街上就能遇到了成龙,他开着跑车,想约我拍电影,还给了我一张名片。”

众人对成龙都略有耳闻,看过他的不少录像,七嘴八舌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