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医生压力大,喝点好的怎么了?

原来,昨天晚上,喝到开心的时候,李主任和李超文都问到岳阳的编制问题。医院里面的编制非常复杂,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明白。

有行政编制(类似公务员),如双大附一的党委书记和院长,在双大附一的巅峰时期,是正厅级乃至副部级的。

有事业编制,也就是固定编制的;有流动编制的,这是双大附一内部设置的一个过渡编制;有合同编制的,就是直接签订雇佣合同,永远无法转正的;有劳务派遣的,也是签订劳动合同,不过是跟第三方公司签订的……

里面种种,估计只有人事科的人才能搞清楚了。

当听到岳阳是流动编制时,李主任和林超文都提醒了很多注意事项。

所谓流动编制,就是医学生扩招之后,供大于求产生的特殊制度。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编正式员工,这是让无数医学院应届毕业生羡慕的身份,按照双大附一的说法,就算是硕士毕业生,连人事代理都签不上,只是普通的雇佣合同,还得通过第三方签订。

今时不同往日,医学生过剩,没有硕士文凭,医院人事科都不会正眼看你。

岳阳就是仗着自己是双大培养出来根正苗红的嫡系,才有可能以本科进入双大附一的。

当初,在签订合同时,双大附一明确流动编制在三年之内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当时,人事部门和院领导都说有八成左右的几率转为合同编制。

和大部分毕业生一样,岳阳经验不足,一听八成以上都认为是很大的概率,实际上里面藏了很多坑,正式编制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被淘汰的几率还是蛮高的。

而且,当时人事不断强调是标准版本,岳阳觉得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认真看合同,就签了。

要不是林超文这个老油子提醒,还真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就算是嫡系部队,都很有可能被剥削几年之后,被踢出医院,重返就业市场。

按照医院规定,第一次流动编制,是一至三年级;可以续签一次流动编制,是四至六年级。如果六年级毕业了,还拿不到正式编制,那就大可能被踢到就业市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仔细看合同,里面只写着“视个人工作表现和岗位需求转为正式编制”,以岳阳的现在水平来看,这句话等同于废话,因为一点约束力都没有,自主权全部在院方。在医务科将近一年,这些文字游戏,岳阳清楚得很。

果然,合同里面每个字眼写的都是里面,填满合同每个疏漏一定是血泪。

林超文还告诉岳阳,说是三年之内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其实可以不用等到三年(岳阳一直的理解是要满三年),一般满足一年就可以转了,主要还是看个人或者领导。满了三年之后,也不是必然转正式编制或者走人,也有可能再续三年。

总之,里面的学问很多。要不是有人点醒,岳阳真的想不到这些问题。

而李主任则是让岳阳好好干,以后会有机会的。如果联想李主任马上冲击院领导位置,好像承诺了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承诺。十年的科主任,万年的老鬼,都是死精死精的,说话断然不会留下什么把柄的。

对李主任的话,岳阳只能听着了。

虽然刚毕业一年,岳阳也算见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了。

岳阳不会天真地认为,帮李主任解决一次问题,就能够让李主任帮忙解决个人编制作为回报。

承诺这东西,最怕的是承诺人说完就忘在风里,而听者则放在了心里。

对上级和同事,要看你个人能否贡献出来价值。岳阳内心揣摩,“如果我不是流动编制的,如果我是第三方派遣的,他们估计连这些话都不会跟我说吧?”

“难怪陈红这么重视这次转正的事情了,恐怕后面有军师给她支招,她恐怕知道里面的淘汰率了。”岳阳心里想着。

快速洗漱一番,三分钟搞定,五分钟出门,十分钟到达医院。

虽然才是五月不到,但是穗城是南方的火炉。天气实在太热了,岳阳要赶在太阳不毒的时候赶路,在医院饭堂吃饭,毕竟,医院饭堂的空调不错。

当然,去饭堂之前,岳阳还不忘了回到医务科,先将科室的空调开好。这也是岳阳坚持了将近一年的习惯。

上班之前,村子里面“见过世面”的三爷爷叮嘱岳阳,一定要有“眼力劲”,端茶递水拖地,这些杂活一定要做好。

但是,这些杂活,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拖地有专门的人员,而且这些拖地都是专业的,因为医院里面每一个角度都有严格的清洁消毒流程。

端茶递水,杨步阳的办公室是独立的,干不了。想当狗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岳阳能够做的,就只有提前开好空调了。

在饭堂排队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了不少人。

由于喝酒了,早上起来还是晚了一点点,跟往日相比,岳阳今天到饭堂的时间晚了不少。

不过,还是如同往日一样,还是没有人认识他。虽然,岳阳这个名字已经臭名远扬了,但是真正见过岳阳的并不多。

吃早餐的时候,大家是不穿白大褂的。双大附一太大了,岳阳太渺小了。而且,岳阳长相又不突出,洒在人群中,绝对显露不出来。如果不是岳阳拿出职工饭卡出来刷卡,饭堂的人都不知道他是院内职工。

岳阳对有没有人认识自己是不介意的,但是很介意收入的多寡。这是一个“穷”字闹的,家里没有矿山,没有家庭给予的根基和支持,只靠工资过日子,有时还得补贴点给家人。所以,岳阳每个月都是月光光。

在双大附一,正式编制和流动编制,收入实在相差太远了。况且,正式编制的,才会被聘用为各种职务,才有晋升的空间。可以说,正式编制真的很香啊。

林超文的话,就像在岳阳心里种了草,“一定要尽快落实编制的问题。”岳阳心里暗暗鼓劲。

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谁还不想有个编制呢?

回到科室,岳阳就快速行动起来。

首先,岳阳梳理了手上积累下来还没有处置的一些案子,想尽快将一些案子处理完毕。

在岳阳想来,不管什么情况,工作才是立身之本,工作成绩必须要拿的出手才行。

职场是冷酷无情的,入职也好、升职也好,必须体现出来自己的价值。

糟糕的是,全部梳理一遍之后,发现来了将近一年了,除了昨天两个案子,岳阳竟然一个案子都没有搞定。

唉。忙忙碌碌将近一年,竟然没有一件能够拿的出手的成绩。也是真够差劲的。幸亏现在有了深爱,不然的话,一年工作总结里面写着,完成调解任务“0”。

想想觉得丢人。

平时忙来忙去加班都干啥去了?应付日常琐琐碎碎的工作呗。在任何机关、事业单位,只要你能够干杂活,那一定有干不完的杂活。

“难怪杨主任不待见我了,原来之前除了打杂之外,好像真的对科室一点作用的没有啊。”岳阳拍拍自己脑袋,一脸苦笑。甚至,有些案子其实并不复杂,岳阳将它们搞得越来越复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前的话,岳阳有时会觉得是别人针对自己、欺负自己,现在看来,这样的自己,自己都爱不起来啊。

换个角度来看,有时候结果完全不一样了。

只顾埋头干活,没有抬头看路,实在是可怕。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岳阳之前对自己的认知,竟然还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干了不少。

不过,以后不能这样子了,要将精力集中在干业务上。岳阳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现在我有神级芯片在手,我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首先,先从清理案子开始吧。”

说干就干,岳阳将案子的名称理出来一个清单,将双方的争议焦点列了出来,然后由易到难整理出来一个顺序。

整理完之后,岳阳对工作大概有点数了。

起码,知道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其次,岳阳梳理了能够影响到工作编制的关键人物。梳理之后,岳阳沮丧地发现,从院领导到人事科,从人事科到医务科,除了认识杨步阳之外,其他一个都不认识。

之前的工作,只顾着浑浑噩噩干活了,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搞联络感情的活。

岳阳心里有点沮丧,跟林超文这种八面玲珑的人物相比,自己差得实在太远了。

岳阳没有发觉,以前厌恶的对象,悄然成为自己短期想要追求但是难以跨越的小目标。人,难道终究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吗?不过,如果是一直在医务科待下去,林超文确实属于难以超越的人物。正式的编制、令人羡慕的背景、良好的人际关系、轻松的工作环境、强大的个人能力,每一样都是岳阳现在欠缺,都是可以让岳阳羡慕很久的。

进一步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岳阳发现,更惨的是,跟杨主任之间的关系,不算坏,但断然不算好。

在向上管理这份工作上,岳阳做得绝对是失败得不能再失败了。

岳阳反省一下,想着要不要对杨主任好一点。不过,对上司而言,我能够提供什么价值呢?

岳阳突然想起了陈红某天捂着稍稍红肿的脸庞从杨步阳的办公室出来,“大概是我想多了吧?”

“怎么办呢?贸然找上门找领导的话,领导的面不一定能够见着。但肯定自己的名声可能会先臭掉,不安本分,苦心钻营的标签一定会贴到头上的。”相互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岳阳是知道的。

至于能否通过林超文帮忙,岳阳觉得,他跟林超文的交情还没有到那个份上。一次喝酒,就认识了谁,就是谁的兄弟。

酒桌上的话,听听就好。

到了社会上,两个人之间的交情,在于你能够为对方贡献多大的价值。只要你能够决定对方的重大利益甚至生死存亡,那对方一定会跟你称兄道弟,有求必应。

酒桌上结交的朋友和兄弟,不过是认识而已。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标签,那就是酒肉朋友。

不是说酒肉朋友之中没有真的朋友,但是绝对是屈指可数哦。

岳阳其实并不懂这么多酒桌的事情,就是朦朦胧胧知道不能去麻烦人。一张嘴,事情不但办不成,朋友也可能没有了,徒增尴尬。况且,有些事情,不是林超文这个层面能够决定的。

最后,科室内部的人员意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岳阳感觉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科室内部人员的支持的,起码不会反对吧。

不一会儿,何强忠回来了。

“能够提前固然是好,提前不了的话,起码能够保证满三年之后能够搞成吧。好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可以努力,”稍微总结了一下,内心给自己打打气,岳阳就继续进入工作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