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萱考虑了一会儿,又撤回第二条。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都猜不明白。
一到急诊科,廖晓涛递过来一个病历:患者9岁,在市场边爬到一个水池看金鱼,踩到一块老式的玻璃滑到,3小时前被玻璃碎片扎进颈部,血流不止。惠州市医院已经给患者作了清创探查,并且做了DSA造影检查,仍然没有找到出血点。患者创口的血流仍然如水柱一般涌出来,出血量很大。虽然维持着积极的输血扩容,但是由于出血速度太快了,血色素只有82g/L,患者命悬一线。
“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是7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DSA都没有找到出血点的话,而且当地医院已经进行了清创探查的话,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局部可能已经水肿了,对下一步治疗的挑战性很大。”廖晓涛介绍道。
“我现在担心的是,患者在途这段时间的生命安全,按照这种状况,患者是随时都会休克的。救护车虽然有救护设备,但是毕竟比不上医院里面啊。”岳阳说道。
“是啊。希望小孩子在途中不要出现什么情况吧。不然的话,就麻烦了。医院现在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手术室里面什么都准备好了,麻醉师已经就位了,需要的用血也全部准备好了。就等患者就位了。”
“那需要我做什么啊?你这么着急地催着我过来。”岳阳奇怪地问道。
“对患儿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止血,如果不及时止血的话,患儿将面临失血性休克、全身器官缺灌注导致障碍、水肿挤压喉腔堵塞呼吸道等危险。”
“你觉得这些,我会吗?”
“没想着你会。就是觉得你鬼点子比较多,或者能够出出主意。还有,就是最近两台手术,有你在场,我觉得特别顺。一会儿,你要是在场的话,没有会增加一点运气。”
“你这么着急让我跑过来,就是把我当成一个吉祥物的?”要不是患者比较危急的话,岳阳真的想拔腿就走。
“那你会干啥呢?清创缝合,你干得不错,但是血管缝合,你会吗?”廖晓涛怼道。
“好吧。你赢了。”岳阳看完病历之后,顺手放好,然后就懒得辩驳了。
这时,接到一个电话之后,廖晓涛立即拉着岳阳往急诊手术室走,“病人马上就到了。这边有医生接车。我们赶紧去手术室准备了,这边有医生接车。”
廖晓涛和岳阳更衣完毕进入手术室之后,患儿刚好从另外一个通道被推了进来。
除了廖晓涛和岳阳之外,丁贺竟然也在场,还有血管外科和ICU的专家。
看到患儿的颈部,鲜血像自来水一样涌出来,在场的医生都觉得很不妙。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于准备的血液比较充分,在运输过程中,患儿没有出现失血性休克现象。
这边用纱布压迫按住,出血就慢慢渗出来;一旦松开纱布,鲜血又涌了出来,根本就看不清创口,无法进行手术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