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时候读书可是很贵的!
小地主阶级,也养不起几个读书人。
而闺女嘛,顶多就是偶尔能跟着学一点东西,主要作用还是干活。
待遇也就比家里佣户强一点。
所以姥姥做这些做的更好。
梁鑫那几个和爷爷姥爷差不多状态的舅姥爷,都不太行。
后来变天了之后,就更不行了。
爷爷姥爷家里都是种地的,还能强点。
从小耳濡目染,一朝破产,土地被分了,也勉强能种地养活自己。
那两个舅老爷就不太行了,家里都不种地,后来那鸡都不让养了。
自然就更差了,所以后来活的更艰难。
嗯,听姥姥说,都已经嘎了。
当然,死的早,也和年龄更大有关系。
姥姥是家里的小闺女,所以他们的年龄更大。
不过也要辩证的看,他们虽然下半辈子很苦。
可毕竟比爷爷姥爷他们多当了一些年少爷,多享受了一些地主老财的日子啊。
虽然那日子,梁鑫听完描述,觉得也就一般。
甚至连现代的普通人的生活都未必比得上。
现代人可以天天吃肉,那个时候,小地主天天吃肉可吃不起,甚至隔三差五吃一顿都做不到。
只能说逢年过节吃顿肉,而普通人,只能是逢年过节吃顿干饭。
而人幸不幸福,是没有固定指标的,不都是对比出来的嘛。
吃的虽然都不如现代普通人,可其他人吃糠喝稀都吃不饱,那他们过的,自然就是神仙日子了。
吃完饭,徐部长去村委找宋大爷了解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