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紧接着,又见展爷右手敏捷地抓住椽头,身体滴溜溜一转,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把众人吓得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仿佛一颗心随时都会蹦出来。然而,他不慌不忙,迅速转过左手,找准椽头,脚尖稳稳蹬定檀方,上面双手交替倒把,下面两脚稳步拢步,如同一只敏捷的猿猴,从东边飞速窜到西边,又从西边窜回东边。如此来回窜动,窜到中间时,他突然把双脚猛地一蜷,身体像一个弹簧般快速卷身,往上奋力一翻,脚跟稳稳蹬定瓦陇,就这样平平稳稳地将身子翻上了房顶。

天子看到这儿,不禁脱口而出:“奇哉!奇哉!这哪里是人,分明是朕的御猫一般灵活敏捷!”谁能想到,展爷在高处耳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这句话,便在房上朝着圣上叩头谢恩。众人既为他的精彩表现感到欢喜,又暗暗为他捏着一把汗。就因为圣上这金口一开,说出了“御猫”二字,南侠从此便得了这个绰号,此后人人都称他为御猫。这名号一传开,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却如同在江湖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惹来了无数英雄好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人人堪称豪杰。若不是这些非凡的人才出仕为官,又怎能平定襄阳的重大事件呢?这些故事,我们以后再慢慢讲述。

当日,仁宗天子亲自观看了展昭的三项绝技展示,之后便起驾回宫,并且立刻传下圣旨:“封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就在开封府任职。”包公带领展昭面向皇宫方向叩头谢恩。诸事完毕后,一行人回到开封府。

包公走进书房,马上吩咐包兴准备四品武职的官服,送给展爷。展爷赶忙穿上崭新的官服,跟随包兴来到书房,要向包公行礼致谢。包公哪里肯接受,两人推辞谦让了许久,最后包公只接受了半礼。展爷又让包兴到内宅,在夫人面前代为转达,说展昭向夫人磕头问安。包兴去了好一会儿,回来禀报说:“夫人说,老爷多次承蒙展老爷护救,实在是感激不尽。日后还希望展老爷能时常帮助相爷。给展老爷道喜,这礼是万万不敢当的。”展爷恭恭敬敬地连连称是。

包公又叮嘱展爷:“明天早上都要穿着公服上朝,本阁替你代奏谢恩。”展爷感激地谢道:“卑职一定谨遵您的吩咐。”说完,便退出书房,来到公所。公孙策和四勇士纷纷上前道喜,大家相互谦让一番后,便围坐下来。不一会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肴,这是众人特意为展爷贺喜准备的。

公孙策作为代表,正要安排座次敬酒,展爷连忙阻拦,说道:“咱们都是知己好兄弟,要是这样客气,可就把我当外人了。”大家见展爷如此真诚,便共同商议,一起敬展爷三杯。展爷欣然领受,谢过众人后,大家才纷纷就座。饮酒的时候,众人又聊起今天展爷试艺的精彩场景,赞不绝口。展爷却再三谦逊,丝毫没有自满的样子,这让大家对他更加佩服,就像敬重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众人正喝着酒,只见包兴走进来,大家纷纷起身让座。包兴说道:“实在没办法陪大家了,相爷叫我来请公孙先生。”众人好奇地询问是什么事。包兴说:“刚才老爷进内宅吃完饭出来,就到了书房,让人请公孙先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公孙策便暂时向众人告辞,和包兴一起进了内宅,前往书房。

这边众人满心疑惑,怎么也猜不透相爷找公孙策到底有什么事。没过多久,公孙策出来了,大家急忙问道:“相爷叫你去,有什么吩咐?”公孙策回答:“没别的事,一来是给展大哥办理谢恩的折子;二来是因为之前在修文殿被召见的时候,圣上曾说几天没见咱家相爷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相爷由此想到国家应以选拔人才为重中之重。况且马上有太后入宫的大庆典礼,正适合增加一次科举考试,为国家招揽贤才。所以叫我起草一个条陈折子的底稿,请求开设恩科。”

展爷听后说道:“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既然如此,咱们赶紧吃饭吧,可别耽误了贤弟的正事。”公孙策说:“写一个折子底稿很容易,不用太着急。”展爷却说:“话虽如此,可相爷既然吩咐了,想来肯定是等着看呢。咱们天天都能聚在一起,也不差这一会儿时间。”公孙策觉得展爷说得在理,便要了饭菜。大家吃完后,离席散开,坐着喝茶。公孙先生趁机回到自己房间,稍微思索了一下,便提笔一挥而就,写好了折子底稿。他把底稿交给包兴,让他拿去给相爷过目,相爷看过没问题后,立刻抄写清楚,准备第二天呈递给皇上。

到了第二天五更,包公带着展爷来到朝房,等候谢恩。众人看到展爷,都忍不住小声议论,纷纷夸赞。再看展爷身着崭新的四品武职官服,整个人越发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那气质仿佛是一把出鞘的宝剑,令人既羡慕又敬畏,可远观又觉可亲。

等到圣上升殿,展爷谢过恩后,包公便将请求开设恩科的奏章递了上去。天子看了十分高兴,朱笔批示同意,将奏章发到内阁,内阁立刻抄录并颁布到各省。各地的文书一传达下去,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