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万般皆下品?

小男孩不知道,但他的父亲知道,陈逸兄妹知道,外面的很多人都知道。

行列结构死板,一味追求词藻堆砌,生搬硬套典故,这都是“锦绣文”的基本特点。

有多少本该风流得意的才子,被“锦绣文”打到了谷底。

得亏是四年前,稷下学院十七位老师连同江南五十三所学堂集体上书,痛批“锦绣文”的恶处。再加上近几年“锦绣文”的口碑愈发下降,考试中也有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出现,有不少打破常规反而赢得考官青睐的例子存在,皇帝也很认真地读了那篇洋洋洒洒似长卷般的折子,最终下令,彻底废除“锦绣文”。

一时间,在整个江南的文坛,掀起轩然巨波。

据说,当时除了以稷下学院一批为代表的老师,领头的,是那位让皇帝坐下倾听其话语的先生。

这件事没有多少人知道,也许是先生本就无意让自己的名字太过招摇。

先生名为申萦雪。

“当时告诉我们这一消息的那个老先生,在赞叹了一遍稷下学院等学堂的壮举后,又说了一句让我十分生气的话。”

“他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不认同这句话。”

段鳞脸上闪过一丝愤怒,士农工商,何来的高低贵贱之分。

但江南,自古以来,最钟情文人。

“我也不认同。”陈逸点点头,他能理解眼前这个男人,从事了那么多年的职业被人当面贬低,这是谁也不会开心的事。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让孩子们打铁,那最好的选择,或许就是让他们读书。我们彩燕镇没有学堂,也聘请不到外面的老师来这里长期定居,所以关于要不要让孩子读书这件事,大家商量了很久。”

陈怡望了一眼门外的小男孩,当小男孩眼神对上了那个好看的姐姐后,他害羞地低下了头,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最后,大家决定,出钱给孩子们买书,让自家不愿意打铁的孩子们读书。”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世上没有哪一件事是轻松的。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