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郝平川的调侃,跑堂的脸色变了变,“王大厨加入丰泽园以来已做了超过一千道菜品,从来没有人抱怨过。
即便是稀奇古怪的菜肴,王大师傅也能根据客人自备的材料做出。
我们店里的好名声不是空穴来风。”
看着跑堂自信的模样,连郑朝阳和白玲都觉得惊讶不已:这大厨的技艺该多么高超才能如此赢得赞誉。
“若真不信您尽可随便点上一单,如果我们做不到,这顿餐就由我全包了!”
跑堂补充道。
宗向方急忙打圆场:“伙计别介意,我朋友是头一回来这儿用餐,不懂行情……”
要是回到从前,跑堂的这么说话肯定要被他一个大耳光抽回去,但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自然不能这样处理。
况且这人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维护餐厅形象。
接着,郝平川又问了句,他们刚才点的菜是否会出自王师傅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朝阳接过了话题,询问:“我们就奔着这位大厨而来的,能确认吗?”
“您这就有点过分取笑了吧。”
服务员略带为难地解释道,“你看,很多客人都是为了品尝王大厨的手艺而来的,但如果所有客人的菜品全都交由王大师傅亲手烹饪,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为了避免让客人失望,我们老板特意规定每一桌都要有一道是出自王师傅的手笔,您可以选择一道指定给这位大师傅制作。”
听到这话,郑朝阳一行人理解地点了点头。
在如此忙碌的环境下,即使只是每位顾客点一个特定菜式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了。
考虑到这点,他们都意识到即使其他菜品并非完全出自王师傅之手,也说明整个饭店整体的料理水平都很不错。
否则如果厨师水准不高,谁还会去点其他菜呢?
“好吧,那请玲儿选一道你觉得想尝的菜吧。”
郑朝阳温柔地看着白玲说。
于是白玲轻轻点头说,“那我就要点个虾子大乌参吧。”
白玲毫无扭捏,直接点了道虾子大乌参。
她的家境殷实,以前这道菜并不陌生。
然而离乡多年,已许久未尝,心中对它充满了思念。
更重要的是,她真想知道王建设是否真的厨艺无边。
这道菜并非淮扬传统菜肴,而是魔都本地特色,归类于本帮菜,那时还不太为人熟知。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淮扬菜大师,会做此菜的人也寥寥无几,能做好的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