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转身走进内室,过了一会儿,他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道袍走了出来。他的神情变得更加庄重肃穆,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了一种神圣的氛围之中。他点燃了三炷清香,香烟袅袅升起,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弥漫在整个诊所里。学者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李医生的每一个动作上。
李医生手持香,面色凝重,对着墙上那幅庄严肃穆的老君像,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他口中念念有词,将小女孩的病情详细地向老君诉说着,仿佛在祈求着老君的庇佑和救治。
随后,李医生将香小心翼翼地插入香炉,然后走到屋子中央,蹲下身子,右手剑指运力,开始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画着“牛”字。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和力量都注入到这个字中。老者在一旁紧张地握着孙女的手,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期待。小女孩则好奇地看着李医生,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微弱的光芒,似乎对李医生的举动充满了好奇和信任。
小主,
画完字后,李医生站起身来,轻轻地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水碗。他的左手三清指稳稳地拈住碗沿,宛如捧着一件珍贵的宝物。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口中默念咒语,那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力量。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剑指在碗口上方快速地顺时针画着圆,指影如电,带起一阵轻微的风声,仿佛在与天地间的灵气沟通。
学者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李医生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动作中找到一些破绽或者解释。然而,他看到的只有李医生那专注而虔诚的神情,仿佛他正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突然,李医生猛地将口中憋着的气息缓缓呼于碗中水面,水面泛起一阵涟漪,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
李医生端着水碗,走到小女孩面前,轻声说道:“小姑娘,喝了这碗水,你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温柔和慈爱,仿佛是一位慈父在安慰自己的孩子。小女孩乖巧地点点头,接过碗一饮而尽。她的动作虽然有些虚弱,但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勇敢。
片刻之后,众人都静静地等待着变化。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终于,小女孩的脸色似乎有了一些微微的红润,原本苍白的肌肤渐渐泛起了一丝血色。她的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而艰难。老者惊喜地叫了出来:“孩子,你感觉怎么样?”小女孩虚弱地笑了笑,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带着一丝喜悦:“爷爷,我好像舒服了一点。”
这个简单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温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李医生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学者在一旁惊得目瞪口呆,他开始重新审视这看似荒诞不经却又行之有效的祝由术。李医生凝视着小女孩的变化,心中的巨石稍稍落地,轻声说道:“这仅仅是初步的成效,后续还需要悉心调养。祝由术并非无所不能,它只是借助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激发人体自身的潜能,来与疾病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随着小女孩病情的初见起色,学者对李医生和祝由术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犹如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开始向李医生刨根问底,请教更多关于祝由术的细枝末节,比如施术时的心境调适、咒语的深邃内涵以及与道家哲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医生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学者的疑问:“施术时,心境必须宛若一潭静水,波澜不惊,虔诚至极,要坚信自己是天地间能量的传递使者。咒语实则是一种奇妙的声波律动,它能够与人体的气场以及周遭的自然能量产生和谐共鸣。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道家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理念紧密相连。道家认为,人体宛如一个微缩的宇宙,与天地这个广袤的宇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祝由术便是在这种理念的基石上,通过特定的仪式和法门,精心调整人体与自然的能量天平,进而实现治病救人的崇高目标。”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学者每日都会如痴如醉地来到诊所,如饥似渴地观察小女孩的康复进展,并锲而不舍地与李医生深入探讨祝由术。小女孩的身体也在日复一日地逐渐恢复元气,她的活力如春日暖阳般逐渐回归,开始在诊所里活蹦乱跳,嬉笑玩耍。
然而,这神奇的祝由术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目光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天,一个富商听闻了此事,带着他那久病不愈的儿子,如一阵旋风般闯进了诊所。富商一进门,便傲慢地扬起下巴,说道:“听说你能用什么祝由术治病,快给我儿子看看。只要能治好,钱不是问题。”
李医生微微皱起眉头,他深知祝由术的奥秘与力量,并非金钱所能衡量。他平静地回应道:“这祝由术并非为了钱财而施展,我需要先了解令郎的病情,而且也要看是否适合用祝由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