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言及此事,我亦不过是一名无辜蒙冤之人。”
宋奇正启齿之初,便妄图以言辞触动赵炎的恻隐之心,极力想要将自己与白大夫之间那千丝万缕的纠葛撇清。奈何赵炎面色冷峻,仿若石雕,毫无波澜,对其所言毫无动容之意。见此情形,宋奇正也只得满心无奈地继续诉说下去:
“我本是一名独自行走江湖的散修,……”
宋奇正极为详尽地将自身的来龙去脉,以及此事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细细道来。自是不必说,在这一番言辞之中,他处心积虑地将自己描绘成一个被白大夫以强力胁迫,而后才迫不得已与之同谋的可怜之人,妄图把所有的罪责皆一股脑儿地推诿到已然命丧黄泉的白大夫身上,以求能稍稍减轻自身的罪孽,于绝境之中觅得一线生机,逃脱那即将降临的惩处。
赵炎岂会轻易被其言语所惑,全然信以为真?他自是不会。然结合白大夫往昔吐露的言辞片段,于其中抽丝剥茧,推断出七八分的真相,对他而言,却也并非难如登天之事。
将对方话语里可能潜藏的虚假成分剔除之后,赵炎对事情的全貌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与了解。
白大夫往昔对他讲述的故事里,在遭受暗算之前的经历种种,理应皆是确凿无疑的,毕竟那时他并无蒙骗赵炎的必要缘由。
然而,之前所提及的在某神秘莫测之处寻得一本奇书,且从书中觅得了恢复功力的奇妙法门,这显然是凭空捏造的不实之词。实则全然是因为宋奇正的出现与介入,白大夫才得以恢复往昔功力,但同样也是拜宋奇正所赐,他才深陷诅咒的泥沼,被无尽麻烦缠身,陷入这一场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纷争之中。
原来,宋奇正本是某一所谓的修士家族的成员,修炼长春功直至第七层境界,已然颇具火候与造诣。但其后因受自身资质所限,长春功的修炼之路就此停滞不前,仿若陷入了一潭死水,再也无法达到正式筑基的严苛要求。
而未能筑基的修仙者,在修仙界的森严等级体系之中,是决然不能被视作真正的修士群体一员的,亦无法堂皇地踏入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修仙界。故而宋奇正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从那隐居之所缓缓走出,心怀忐忑地准备前往世俗界历练一番,心中暗暗期许着能在心境之上有所突破,冲破当前那仿若坚不可摧的瓶颈。
自然,若机缘巧合,能有幸寻觅到一些珍稀名贵的药材,拿回去精心炼制灵丹妙药,那自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不过他亦深知这个希望犹如沧海一粟,极为渺茫。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一个关乎命运与运气的微妙问题,说不定哪天命运之神眷顾,他便能时来运转,人品爆发,侥幸得之,从而改变自身的命运轨迹。
怀着这般诱人而又缥缈的憧憬,年仅二十几岁的宋奇正毅然决然地踏入了修士们口中那纷繁复杂的世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