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拎着镰刀来到地里,看见有好几家都拎着镰刀来割地。
成子叔一边割一边还唉声叹气的,“老天爷不开眼哦,这要是再匀几天功夫,保管能多打一百多斤粮食。”
“老天爷开眼也没用,您老人家富裕,不用愁税钱,俺们可不行,锅里都没米下锅了,拿什么交税,赶紧割地,卖了换钱是正经。”
成子叔直起腰,“明儿个一早人家就来收税,你今儿个割地还有什么用?不如借几个钱,先把窟窿填上,过两天粮食下来再还。”
铁牛叹了一口气:“俺娘说了,家家户户都艰难,叨扰别人,不如自己想法子,俺兄弟已经去县上了,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去卖了,再凑一凑也就够了。可要是不割地,俺家就没米下锅了。”
他一抬头,看见赵安拎着镰刀过来,“安子来了?是来帮成子叔割地的吧?”
赵安“嗯”了一声,他也不废话,弯下腰,镰刀舞的飞快,他身高腿长,力气又大,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割倒了一大片。
铁牛看着啧舌,“安子哥,你是吃啥长这么大个的?小时候咱俩在一起玩儿,也没见你比俺高多少。”
现在他站在赵安旁边,整整比赵安矮了一个头。
成子叔和他家的几个小子也都赶忙动手,人家是来帮忙的,他们也不能落后太多。
晌午的时候,成子叔问:“你家里的税钱够吗?不够叔儿这还有点儿。”
赵安咬了一口媳妇给烙的饼,又端起花嫂子送来的面汤喝了一口,才说道:“够,前几日运气好,弄了一条大虫,卖了些银钱,暂时还够用。”
一旁也坐下来歇?的铁牛,闻言羡慕的说道:“俺们遇见大虫运气好的都得丢了半条命,也就安子哥你敢说运气好。”
一条大虫可不便宜,得卖好几十两银子呢,庄户人家辛辛苦苦攒一年,也攒不下这些银子。
成子叔皱着眉头看了赵安一眼,劝道:“叔多嘴说一句,你小子现在也有家了,屋里有那么个小媳妇知冷知热的,就好好过日子,要是有点余付钱就买几亩田,别上山去弄险了,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么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你舍得?”
赵安一开始听他说话,还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等他说到后来,赵安抿了抿嘴唇,若有所思。
一想起媳妇,他心里就热乎乎的,要是……
赵安捏紧了手中的饼,决定买一些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