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商议妥当,第二日赵安便带人上了山。
陈河等人见他过来如同见了亲人。
“大哥,你怎么来了?”
要不是这位赵大哥,他们这一群人早就丧生在虎口之下了,这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赵安将自己的事说了,又道:“我这庄子也不算大,总有四五百亩地,不知陈兄弟意下如何?”
他此言一出,这一大群人的眼中顿时爆发出希望的光芒,个面露欢喜。
他们原来都是佃农,有的人家里略有几亩薄田,如今一场天灾毁于一旦。
家乡是回不去了,那些乡绅老爷个个腰杆子硬,家里又不缺下人,恐怕早就重新招集了人手,回去也是白搭。
至于家里那几亩薄田,更是不必惦记了。一场大水冲毁了地界,谁还承认呢?
他们在这山上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做梦都想再有一块地能温饱。
至于那个人送来的粮食,大家并不得意,纵然送来一百石粮食,也总有吃完的一天,还是看不到希望。
土地才是大伙的命根子。
当下便有人说道:“俺愿意跟赵大哥下山,情愿把山上的粮食都留下给大伙吃,一粒米都不要。”
旁边有人说道:“俺才不要这些粮食呢。俺也跟赵大哥下山。”
眼瞅着就要过冬了,身上还都是单衣服,纵然还有些粮食,也熬不过这个冬天。
众人急了,纷纷上前表示愿意跟赵安走。
有些老弱妇孺心里担心被人丢下,狠狠心把孩子一推,“赵大哥,您发发善心,将这孩子带走吧。给他一口饭吃就行。”
赵安摆摆手:“只要是自己自愿的,都能跟我走。”
他媳妇可是说了,只要肯干总能找到活计。
此言一发,顿时有无数人扑倒在地嚎啕大哭。终于熬出头了。
临行时,陈河说道:“大哥,如今马上就要过冬了。这么多人的嚼用也不小,不如我们把那些粮食带上吧。”
赵安过去瞅了一眼,高兴了。
这是哪个冤大头啊?送给他这么多人,还自带着口粮,这简直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