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夏日以至 情深难解

待帐内安静下来,萧长瑜方才缓缓起身,走到营帐外。边疆烈日如火,远处群山巍峨,仿佛望不见尽头。他低声自语:“秋林……竟是你救了他。这次我欠你一份人情。”

寒山寺后院中,徐秋林带着顾明书与顾锦玉沿着小径散步。凉亭内,茶香四溢,远处钟声悠扬。

顾明书轻抿一口茶,忽然问道:“秋林,这段时日以来,你处处为我周全,我该如何报答你?”

徐秋林放下茶盏,轻声笑道:“明书,何必言谢?你我既为朋友,护你便是我该做的事。而且长瑜哥哥知道你无事,也会开心的。”

顾明书听到“长瑜”二字,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他低声道:“他……还好吗?”

徐秋林望着顾明书,想了想,缓缓道:“边疆事务繁忙,但他素来坚毅,想必无碍。他不在京中这段日子,你倒也可稍稍放松,不必忧心。”

顾明书点点头,抬头望向远方苍翠山林,心中感慨万千。他低声喃喃:“但愿如此。”

徐秋林暗自叹息,不再多言。

是夜,寒山寺外凉风习习,月色如水。顾明书独坐窗前,手中握着一枚玉佩。这是他与萧长瑜初见时,对方赠予他的信物。他指尖轻轻抚过玉佩上的纹路,眼中似有一丝想念之情。

远在边疆的萧长瑜,站在营帐外的高坡上,望着夜空中的明月。他的心早已飞向京城,飞向那座他牵挂不已的墨隐居。他握紧怀中的信笺,低声道:“明书,等我。”

夜风拂过,仿佛将两地的思念一丝丝牵引,交织在同一片月光下。

寒山寺内一夜安静,顾明书却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眠。他心中似有千头万绪,理不清楚。萧长瑜的身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份隐秘的情感如藤蔓般缠绕,让他既苦涩又甘甜。

而另一边,边疆的营帐中,萧长瑜也未曾合眼。对于顾明书的安危,他固然放心了些,但内心仍有些许隐忧:为何偏偏是徐秋林救下了他?两人又如何交集甚深?他虽信任徐秋林,却无法忽视心中隐隐的酸楚。

小主,

翌日清晨,萧长瑜刚结束营中事务,便有暗卫匆匆赶来,双手奉上一封密函:“将军,京中急报。”

萧长瑜展开信纸,眉头迅速蹙起。信中所述,乃是程家与杨家余党近期暗中试图恢复势力的迹象。他们秘密召集旧部,还打算联络朝中一些对萧家不满的官员,似有针对萧长瑜之意。

他冷笑一声,手指轻敲桌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倒是急不可耐了。”

副将魏启进帐,见萧长瑜神色冷峻,忙问道:“将军,可是京中又有动静?”

萧长瑜沉声道:“程杨两家余孽不死,竟妄想东山再起。魏启,命人密切监视京中局势,同时传信给秋林,让他提高警惕,务必保护好顾明书。”

魏启拱手领命:“末将遵命。”

“什么,顾明书?看来将军还是被那个戏子勾了魂儿去,难道他真的不顾萧家的名誉吗?两个大男人何必要如此作践自己?哎……”魏启无奈的叹气,只好领命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