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转过身,目光投向戏台上的演员们,声音不疾不徐:“今日的《牡丹亭》唱词处理得还算到位,但情感仍不足。戏中杜丽娘的情深意切,是全戏的精髓,你们只顾着唱腔,却少了那份沉浸其中的真情,如何能打动人心?”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纷纷点头称是。顾明书的声音平静,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记住,唱戏,不仅要会唱,更要会演。唱词是骨,情感是魂,二者缺一不可。再练!”
这时,李庭从台下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笑着说道:“顾公子,忙了一上午,先用些点心罢。”
顾明书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稍显柔和:“李大人刚回京,公务繁忙,怎有空来看戏?”
李庭笑道:“好不容易回京了,不来看你,岂不是被将军挨骂了?”说着,他将食盒放在一旁,压低声音说道:“将军的信,我已送去了漠北,他近日定会回京。”
顾明书闻言,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抹欣喜,但很快又平静下来。他低声道:“那便好,他在漠北有一段时日了,我日日思念,却也怕扰了他的军务。这封信,托你带去漠北,已是我最大胆的奢求。”
李庭见他如此,笑着说道:“你啊,心里装着他,却不愿说出来。他倒是聪明,什么都明白。你且安心准备过年,他定会赶回来。”
顾明书点了点头,目光透过窗外的飞雪,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披着寒风归来的身影。
“萧长萧长瑜抬起头,看了阿苏尔一眼,声音淡然却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温和:“京中一切安好,南方的事也已平定,魏启很快就到漠北了。李庭也回京复命了,他提到了明书……”
他顿了一下,抬手端起酥油茶抿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心间,又继续说道:“明书一切无恙,只是……过年的时候,他盼着我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苏尔听到这里,微微一怔。他很少见到萧长瑜露出这样柔和的表情,语气中更是少有的缱绻与思念。他试探地问道:“将军……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京?”
萧长瑜低头沉思片刻,放下茶盏,眼中透出几分坚定:“魏启一到,我便动身回京。漠北虽苦寒,但新年是团圆的日子。我许过他,要和他一同过年。”
阿苏尔点点头,随即低声说道:“将军待那位顾公子,真是与众不同。”
萧长瑜挑眉,眼神中透出些许凌厉:“为何如此说?”
阿苏尔见状,忙解释道:“属下并无冒犯之意,只是感慨将军行事果断严厉,却对顾公子如此用心,八百里加急送信、节庆赶回……这样的情义,属下佩服。”
萧长瑜听罢,脸上的冷意稍稍缓和,带着些回忆的神色说道:“他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人。他的安稳,我来守护。他的愿望,我来实现。只要是我认定之人,我愿如此对他。”